顾淮之是个厚道人,之前暗中利用了福王一回,这一手又给了福王一个大补偿,算下来福王稳赚不赔。
元熙帝目光复杂地瞅了福王大半天,心下暗叹一句,果然是老天疼憨人,这小子虽然憨,运气倒是不错。
能为朝廷省下一笔巨款的主意当然值得元熙帝重视,修一条从京城通往康郡的路,说着倒是容易,真正动工,按顾淮之那套雇佣模式,耗费的银子怕是要往百万两上走,国库都得空一半。户部尚书能直接把太和殿哭塌。
现在好了,有了顾淮之这封信,问题便迎刃而解。
怕商人们不愿意出银子?
那可未必。
随着福王那一批去康郡游玩的人回京,现在康郡正是京城最火爆的话题。那里的山不是山,是仙女的寝宫,那里的水不是水,是仙女的浴池。现在京城新风向,和好友出去喝茶,闲聊间不知道康郡的,都接不上话。
更别提还有顾淮之让人精心设计的纪念品,虽然材质并非珍品,胜在精巧雅致,十分符合读书人的审美,拿出来吹捧倍儿有面子。
就连顾玄都在一次宴会上含笑夸了一句康郡的果酒,这可是顶级世家的大佬,名士的风向标。他的话,就是接下来的潮流走向,广告效应一级棒,吸引的还都是家境优渥不差钱的贵族粉。
想当然尔,康郡出来的东西在京城随即水涨船高。
百姓们没什么感觉,只知道遥远的青州有个叫康郡的地方,那里就跟仙境似的,真是长见识了,赶明儿回老家了也得跟亲戚们吹一吹。
商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了,现在康郡的东西供不应求,尤其是世家,那都是攀比的行家,你家有我家没有,这不就意味着我落伍了吗?
这是什么?这都是钱,是商机啊!
各大商户都已经开始安排商队前去康郡买一堆特色纪念品回京来卖了,然后就听到朝廷有意修一条京城通往康郡的驰道。
驰道啊,现在在京城的话题度也不低。毕竟这可是康郡独一份的东西。大商贾们虽然没亲眼见过,但也能算出驰道修成后对商户的好处。
更别提他们还打听到,朝廷有意对捐款最多的商户减税。这可是一个大消息,好几家商户都暗中别着苗头呢,谁都不服谁,都想成为商会老大。
现在好了,现成的扬名机会,还是朝廷帮忙背书,又能打通了官府的人脉,虽然明面上白捐了银子,实际上的好处可是以往花钱都买不到的呀。
捐!必须捐!还得捐出气势来,不能堕了自家商号的名头!
京城这边商户们热火朝天地捐款比赛,康郡这边也一样。更因为康郡这边的商户已经尝到了甜头,对于捐款这事儿更加积极,每天都有人抬着箱子来顾淮之府上拜访,箱子里装的全都是黄金,就是想看能不能走后门把免税名额给定了。
说起来可能不信,顾淮之现在最大的烦恼,竟然是怎么拒绝一箱箱的金子。
作者有话要说:顾淮之:每天都在拒绝金山银山,我太难了
第102章 琐碎
康郡热火朝天地搞建设,青州其他几个郡的郡守坐不住了,纷纷跑去找陈刺史,怎么大家都是青州的郡,康郡就能这么优秀呢?刺史您不能偏心啊,我们也要搞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