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1 / 2)

世家子 清涴 2264 字 14天前

顾玄虽然说得轻松,没说让顾燮一定中个秀才,看起来倒是一个开明的曾祖父,实际上,顾玦没少找顾淮之吐槽,说是顾玄对顾燮的期望太高了,目标都是冲着小三元去的,就俩字,离谱!

顾淮之顿时无语,这目标,是不是太大了点?

顾燮倒没什么感觉,他一向聪慧,学什么都快,别人头疼万分的功课在他手里就跟玩似的,还十分有悟性,多翻几遍书,都不用顾玄教他,他自己就会了。

这样一个天赋型选手,让他感觉到压力,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儿。

说实在的,顾淮之还有点担心,虽然顾燮不差,但其他人中也不乏天才,科举考试除却实力外还要看一点点运气。小三元可是要接连拿下县试府试和院试三次考试的案首,顾燮的水平通过这三次考试完全没问题,甚至顾淮之都能肯定他能在前三。但想要一直稳定第一,那难度系数也有点高。

顾淮之忍不住担心,顾燮要是没达到预期目标,受了打击怎么办?毕竟还是个孩子呢,搁后世小学还没毕业的年纪,心理状态十分重要。

没想到顾燮心态稳如老狗,顾淮之这个当爹的担心得失眠了好几天,顾燮反而该吃吃该睡睡,淡定得不得了,和顾淮之的焦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顾淮之和徐清漪这段时间一直把重心放在顾燮身上,顺便给小儿子顾烨开蒙,重点还是放在为顾燮参加科考这事儿上。

结果被嘉平帝兜头泼了一盆凉水下来——顾淮之被嘉平帝点为这次恩科的主考官。

虽说县试府试和院试用不着主考官出题,但是为了避嫌,顾燮这次也不好下场参加考试。

顾淮之收到这道旨意都惊呆了,震惊地看向嘉平帝,眼中满是问号,朝中那么多大儒,学识比我高,资历比我老,您干嘛不声不响地就点了我做主考官呢?

这不是坑人吗?

殊不知嘉平帝也是被大儒们吵来吵去吵烦了,索性将他们全都给拍到一边,另外选人。

这么一选,嘉平帝就发现,顾淮之非常不错,政绩十分亮眼不说,还是第一届科举的状元郎,这彩头,多好!另外,顾淮之是太上皇登基后的第一任科考状元,这次恩科又是嘉平帝即位以来的第一次科考,权力更迭新旧交替,顾淮之都一路见证过,他来当主考官,最合适不过!

嘉平帝想明白后直接下了旨,见了大儒们那一张张惊讶皱巴的脸就觉得心情愉快。结果一看顾淮之,嘉平帝也惊了,怎么你也一脸震惊外加不情愿的模样呢?

第128章 主考

顾淮之头一回觉得,做人吧,太优秀了也不是什么好事。这不,一不留神就把儿子给坑了。别人家都是儿子坑爹,顾淮之倒好,反了过来,变成爹坑儿子。好在顾夑十分乐观,还安慰顾淮之呢,“正好错过竞争最激烈的一届的科举,还能再苦读一年,说不准明年我下场时,还能拿个小三元回来呢!”

顾淮之很是欣慰,伸手拍了拍顾夑的肩,勉励了他几句,回头就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去贡院待着。

没办法,圣旨已下,他这个主考官再不躲一躲夺,回头怕是有一堆人跑来给他递帖子打探口风。这种情况下,一口拒绝未免得罪人,只能先去贡院自我隔离躲清静了。

出考题对顾淮之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好歹也是第一位状元,又在官场历练多年,要是还出不了一份考卷,拿顾淮之就可以卷铺盖走人趁早回家养老得了。

不过嘉平帝对于这次科考的试题范围有自己的想法,特地嘱咐顾淮之,“朕要的是如同爱卿一般的干才,那些只会风花雪月夸夸其谈的,文章写的再华美都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