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1 / 2)

画栋雕梁,繁文缛节,故作骄矜。

说实话,看到这一幕时,沈策便认定这位王不可能是玉揭裘。

要知道,他的记忆还停留在当初,玉师兄轻车熟路捕了师尊的鸽子,不修边幅,烤给他们几个师弟吃。大家都说,玉师兄捉鸟当真一把好手,感觉跟私底下练过百来次似的。玉师兄也只是笑笑。

那样随和的玉揭裘,怎么可能是如今这个拿威严高屋建瓴压人一头的王呢?

然而,他有所不知的是,另一侧的费绛琪却在同一时间做出了与他截然相反的猜想。

她离王座更近,眼力又较凡人好,遥遥能看见,金碧辉煌的内室间,孑然一身的影子旁随意搭着一把剑。

虽说看不分明,可那剑上似乎隐约有紫气乍现。

那是象征正道的仙剑。

原本是属于江兮缈的。

那人并不露面,只由外头的内官聆听指令,再给予转达。

终于,正头戏开演,使者献上了逆者的人头。

他进入由屏风遮蔽的内室,即便如此,也严守规矩,低头不敢直视王的容貌。使者徐徐解开锁扣,掀开了装人头的箱笼。

正是那一瞬间。

使者蓦地挥手,洒出金光灿烂的粉末。

那是富有剧毒的药末,长官献头也好,副官忍痛上路也罢,只为获得靠近的机会,借此刺杀王上。

身为使者、也是刺客的副官抬起头,第一次直视那众人皆要退避的容貌。

曾有人说,稗巴的王卧薪尝胆多年,始终默默无闻,又能举笏击蛇,四两拨千斤,恢复旧国。如此这般,动心忍性,定然生了一副奇人奇相。

结合他那杀人不眨眼的狠戾,许是豹头环眼的莽汉也未可知。

然而。

他看见了。

这使者行至御前,总算见到的,是一张清隽舒朗到脱俗的面孔。

光彩熠熠的粉末中,王长得有些太过俊美了。眉目雅致,容貌姣好。他望着他,面对行刺从容不迫,甚至朝刺客粲然一笑。

王与传闻中一般,是颇通体术之人。不过转眼,所献的人头与案上的帔便一同被卷起来,将那鹅毛大雪般的毒末和使者推了出去。

使者翻滚着摔倒在地,自己也因中毒倒地麻痹。

而王已起身,正抬起手背按住脸,毫不留情地将血吐出来。

中毒不深,刺杀以失败告终。

刺杀的缘由有很多,譬如不愿认可自己被母国抛弃,又譬如不认可稗巴这种脚踏着黎明百姓的安逸从地狱回来的行径。使者自知必死无疑,此刻也愤怒叫嚣道:“我愿以死明志,赏我个痛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