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就是这样,明明已经全民工农,思想上却仍不松懈,坚持斗争。
柴米油盐酱醋茶,才是百姓们更关心的事情。因此,能贴近百姓的作品,才更容易引起共鸣,也就更容易受到他们的欢迎。
李潇潇提问:“如果故事的背景时间不是上面这些,怎么办呢?”
文海燕早就在初版《蜕变》排练的时候,隐隐约约地理解到了李潇潇的意思。
爱情思想是靡靡之音,可明明这社会上男婚女嫁都很正常,哪个年轻人心里不对禁果好奇?
当初李潇潇只是将洪向国闯进柴房就赵兰的场景描述了一下,文海燕就已经融入了角色,理解到了那一点仰慕之情。
这是一个战士为理想奋斗的故事,也是一个少女为一个青年打破枷锁而蜕变的故事。
是一个严肃的革命故事,也可以是一个革命背景下的凄美爱情故事——虽然那道线藏得很深。
可潇潇说了,那是需要把握一个度,让人既可以理解为纯洁的友谊,也可以理解为仰慕之情,多一分是危险,少一分则少了味道。
这就是过审的技巧。
文海燕马上举手,李潇潇笑了笑,朝她做了个“请”的动作:“海燕。”
文海燕站起来说:“突出军民鱼水情,主角是军人和百姓,以他们为主角,发生的故事不一定要轰轰烈烈,因为百姓过的就是小生活,小生活也可以有趣事。”
“对。”李潇潇赞赏地点点头,“这就是选材的方向,符合审核要求,而且要容易和观众产生共鸣。”
“一般来说,两个人在说起一件事情,如果双方都是经历过的,那这两个人很容易能互相共情。
在话剧上也一样,如果台上的剧情,是他们经历过或者目睹过的,他们也更容易有感触。”
众人纷纷点头。
“但是……”李潇潇给他们留了一点思考的时间,“话剧是一门艺术,如果艺术源于生活,却不高于生活,那么观众平时生活就是在演话剧了,也就不用来看咱们的演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