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上息怒。操思虑不周,恳请圣上恕罪。”
遂俯身倒行而出,及至离开朝殿,被冷风一吹,曹操方才醒神,抹去脸上被吹得冰凉的汗水,仿若新生。
不久,他释放了那些“疑似跟随董承谋逆”的臣子。
那些人回到朝堂,官复原职,却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因为各种原因淡出朝野。他们或被政敌攻讦,被罗列罪证,再次锒铛下狱;或因工作上的差池,被迁了职,移出权利中心。
因为证据确凿,刘协并没有为这些人免罪,可他内心的沉重日渐积累,在他与曹操之间划开一道与日俱增的裂痕。
曹操无暇修补他与刘协的关系。他忙着出征讨伐刘备,以急兵破之。刘备再次败逃,奔往袁绍的所在。
很快,得到消息的袁绍率军前来,以“衣带诏”为名,出兵攻打曹操。
这让曹操连着几日疯狂掉发,亦让许都陷入一片哗然。
作者有话要说: 曹孟德:早睡不秃头。(没说过)
第143章 问姻
论兵力、物资、实力, 袁绍都远胜于曹操。
曹操才在黄河以南站稳脚跟,还来不及喘口气, 袁绍的大军就来了。
若要问曹操心里慌是不慌,那他肯定要说
……多少是有点慌的。
日渐上升的发际线为证。
然而作为“主公”,他绝不定把自己的怯意表现出来。
他戴上遮掩发迹线的介帻,在朝堂上侃侃而谈, 鼓励出战。
私下里, 他把几根落发藏在葛布袋里,放在床底下。
派军出征前, 他召来众将领,为他们做思想工作:“我与袁绍相交多年, 知其‘志大才疏、外宽内忌、色厉内荏、忌克少威’,虽兵多将广,却不知布画, 恃功偃蹇。由此可知,此战袁绍未必能胜,诸将且尽力一战。”
“动员大会”结束,曹操又开启幕僚团的“学习大会”。
他沿用了以往的“辩论赛”加“小论文”方针,坐在首位, 倾听群策。
帐下谋臣纷纷对战局进行深入的分析, 从不同的角度出谋划策,激烈探讨。曹操空闲之余,视线从众谋臣的脸上一一扫过。
不看不知道,一看马上心塞。
激烈辩论的仍然是那几个人。话不多的依然话不多, 沉默的依然沉默,摸鱼的依然摸鱼……这摸鱼的人数怎么还增加了??
除去守孝辞官、没有在现场的陈群,新加入的谋臣里:毛 正专心研究酒杯上的花纹;刘晔盯着陶盘上的枣子,见歪了一颗,伸手把它拨正;贾诩捋着自己的胡子,好似在认真倾听所有人的意见,并时不时地点头晃脑,表示赞同,然而认真细看,他的点头频率乃是固定间隔,与理论方的“激情演讲”并不一致。
曹操视线从三人身上 过,转向正在吃枣饮酒的崔颂、郭嘉二人,以目光谴责了半会儿,低下头饮酒,继续听众谋臣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