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1 / 2)

何玉轩宛若看不到一般饮了口茶,那淡淡的香味在嘴里溢开,何玉轩敛眉笑道:“解大人可还记得当初万岁欲编纂这书的话?”

解缙微愣,回想起那圣旨上的圣言。

“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

何玉轩道:“我非是科举出身,这儒家书籍虽有涉猎,却不是专长。在编纂这一行非是我之所长,因而这话本不该我来说。可万岁对解大人给予厚望,若你不能勘破万岁的深意,那可真的辜负了万岁交托给您的重任。”

解缙挑眉看着何玉轩,那和顺平静的面具滑落,显露出其后真实的模样,他直截了当地说道:“尚书大人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崇里坊而来的吧?”

何玉轩勾唇,“自然是为解大人而来。”

解缙坦言道:“我与何大人素来不相识,这举动未免太出奇了。”这听起来像是在刻意的警告,何玉轩与他从未有过交情,这未免太奇怪了些。

何玉轩慢吞吞喝完了茶盏里的茶液,微合的眉眼似是含着笑意,“出奇便出奇,效果好便是了。”他把茶盏放回桌面,抬起眼皮瞧着解缙,“还望解大人能把我的劝诫听进去,如若不然……”

解缙敛眉,“何大人这话是何意?”

何玉轩慵懒地起身,那日光披落在他的肩头,那轮廓边缘都有些模糊不清,他的声音有些轻柔,夹杂着京师那般柔软软黏的尾音懒懒地落下,“我还挺喜欢解大人的……性格。”

解缙微愣,下一瞬脸色都红了起来,“何大人,莫要开玩笑!”方才那拖长的声线差点把解缙吓到。

何玉轩朗声笑起来,摆摆手大步往门外走去,那笑声传来满是畅快。

解缙叹气着送走了何玉轩,站在书屋的门口回看这那些正埋头苦干的缮书人,忽而蹙眉思索起何玉轩刚才的话语……这是在提醒他莫要只偏重一类?

他眼眸微动,身后那庞大的书屋编纂,约莫三分之二皆是儒学的内容。

这便是何玉轩告诫的缘故?

何玉轩确实喜欢解缙的性格,直言不讳,敢说真假,或许这种脾气不容他人讨喜,可何玉轩看过以往解缙的经历,这人当真算是个有才能的正人君子。

如今在编纂的大典还未命名,可何玉轩从多篇同人中得知,这大典日后会被命名为《永乐大典》,是永和朝中最为重要的一次编纂,不论是对当朝还是后代都有着巨大的作用。

而这编纂的进程有前后,先者是解缙修缮,可那时他并未觉察到帝王恒心,只以为是普通的修书,最终呈现的结果以儒学为要,且修改极多。这让帝王大怒,训斥后另命道衍主持,解缙等人为副手……虽同有参与,可这前后的差距还是有的。

朱棣看重文渊阁那数人,何玉轩也深知日后这文渊阁会渐渐成为内阁,可解缙的下场算不得好。

……

那小内侍真的把何玉轩送到了工部后才离开,高个小吏在看到何玉轩的时候就忍不住哭丧着脸,“大人,您算是回来了。”

何玉轩挑眉看着高个小吏,“今日的事务不是都处理完了吗?”

何玉轩早在离开的时候就布置好了一切,因而被朱棣强留在乾清宫的时候才没有那么认真的反对。

高个小吏哭丧着脸说道:“汉王府给工部送来了些御果,说是感谢尚书大人的医治。”

何玉轩看着这高个小吏的哭脸,这果蔬看起来就不是什么好东西,他继续往里面走,“所以是什么东西?”他压根不认为汉王会给他送礼,巴不得他去死还差不离。

高个小吏跟在何玉轩的后面,越往里面走这脚步就越发迟疑,“大人,要不您还是别进去了,真的太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