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1 / 2)

伊春能实行,效果还这么好,一切的根源都在于伊春对士卒太好了,在老百姓心中信誉也高。

他们跟着搞,只是拾人牙慧而已。

除了在征兵上,确实变得和伊春一样,相对有优势一些,士卒们的忠城度也会增加,就没别的好处了,但相对的,会耗费更多的钱粮,他们现在四五十万将士,养起来已经很不容易了。

而且士卒们也不傻,心里都有一杆称。一旦他们仿着伊春的制度来,他们这个制度是在十五年后才兑现没错,但期间,有什么做得不如伊春的地方,会受到士卒的质疑,让军心动荡。

听到司马贤的解释,汝阴王气闷了,同时又再一次认识到伊春的富庶,不对,是他们城主府治理地方的能力还有赚钱的能力,怎么他们青徐两州就没有那等治理地方的大能呢?

第182章

冀州

王家人随王朗一起到了冀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现在王家就王朗独得太子看重。王朗一调任,他们呆不了黔南,也回不了京城,只能跟着王朗一起搬迁了。

此时,雷倩再次怀上身孕。王朗着急赴任,就先行一步,王家和雷倩就在后面慢慢往冀州赶。

王朗到了冀州,接手冀州的防务,忙了好一阵子,家人才珊珊来迟。

这天夜里,王老夫人端了一碗参汤进书房给王朗。

王朗见了母亲,有些吃惊,知道母亲晚上过来,必是有话要说的,他放下手上的公务,虚扶着母亲来到临窗大炕前坐下。

王老夫人催促着他喝参茶。

王朗只能无奈地啜了两口。

看着儿子略显沧桑的模样,王老夫人是很心疼的。来到冀州这个地方,她不免就想到隔壁幽州的姚春暖。

说实话,这一年来,虽然他们远在黔南。和伊春一南一北相隔三千多公里,但是没少听到姚春暖的消息。主要是伊春在其治理下,声名远播。伊春在黔南被提及的频率还是很高的,一提伊春,就难免会想起她来。

时至今日,她必须承认对于姚春暖这个前儿媳,他们都看走眼了。她用事实证明了自已的能力。

若问她后悔吗?其实午夜梦回时是后悔过的,她偶尔会想,如果当初她进门的时候,他们王家对她好一点,不那么冷淡也不那么高高在上,那么现在,她和儿子是不是会夫妻同心?那么在他们二人的携手合作之下,他们王家定能重回巅峰,重现当年的辉煌。可惜啊,一切都只是假设而已。

“说起来,你女儿姚晞,有一岁多了吧?”王老夫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