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娇听得直乐,立即笑道:“这还用说,碰上了好姑娘就得先下手定下来,一家好女百家求,人家姑娘金贵着呢。当然,我们衡儿也不差,京城哪家闺秀的眼睛不盯着他的?进门就是侯夫人,丈夫又年轻有为,还生得俊美温雅。要是衡儿不是我弟弟,我还未出阁,也得去抢上一抢。”
“越说越没谱了!”沈氏觉得虞娇前半段简直说进她心里了,后半段就不大着调,赶紧打断了对方不切实际的想法,将话题转移到了虞娇的肚子上,仔细问她这次怀孕的孕相如何,孕吐是否厉害,母女俩说笑着提起了孕中趣事。
秦府这边,听闻虞衡送了东西给秦溶月,众人反应也大不相同。
秦溶月的父亲秦襄时任礼部侍郎,平常对虞衡颇为看好,但这会儿却开始生闷气,认真挑起虞衡的毛病来,生得太好,又有江弈然那样的朋友,指定也是个风流种子,不过关!
秦襄的妻子柳氏倒是高兴得很,就像虞娇说的那样,满京城未出阁的闺秀,谁不惦记着虞衡?不用多想都知道,嫁了虞衡基本就是闭着眼睛过好日子。嘉秀侯府已经快修缮好了,到时候都不用跟公公婆婆同住,自己当家做主。她们这些多年媳妇熬成婆的就知道,当家做主这四个字有多么不容易。
秦溶月本身倒没觉得什么,她和虞衡之间坦坦荡荡,在秦首辅问她时也神情自若地答了,还通知了秦首辅一声,说她先前跟虞衡说过,收了他的医书,便拿唐恪之的字帖做答谢。那字帖还是秦首辅送她的,秦溶月觉得有必要跟秦首辅说一声。
秦首辅:………
你们这还都约好了?
虞衡收到秦溶月的回礼后,还觉得这姑娘怪客气的,这本字帖可是孤本,独此一份,称得上特别贵重了。虞衡觉得自己不能白占人姑娘的便宜,但想秃头也摸不清该回点什么,寻思了许久,在景隆帝给他的赏赐中挑挑拣拣,最终挑出来一副名士山水画再送去了秦府。
秦襄:………你这还没完没了了?
简直想撸袖子揍人。
虞衡却觉得自己的行为完全没毛病,占人便宜是不道德的,占妹子便宜就更不要脸了,自己是这种不要脸的人吗?
系统果断大声嚷嚷了一句:
【你是!】
虞衡:???
胡乱插什么嘴呢?叉出去!
由于虞衡封侯,宅子也已经修好,景隆帝这次在赐下福字时,靖安侯府就得了双份。一份是靖安侯府的,一份是虞衡的嘉秀侯府的。
不得不说,景隆帝的种种行为中都透着对虞衡的偏爱,旁人看着眼红,虞家人自然是欣喜万分,沈氏当即就张罗着要把嘉秀侯府那边里里外外都贴上福字,新年新气象,有景隆帝的御笔福字,新宅子定然能顺顺利利的。
这次过年,虞衡更是成了亲朋好友重点关注的对象。虞家这边几代单传,也就招待一些族亲,外祖沈家那边亲戚可不少,有些人还就特地挑虞启昌一家去南安伯府拜年时上门,大过年的,有都是亲戚,伸手不打笑脸人,也不能将人赶出去。
是以虞衡就遭殃了,也不知道这些三姑六婆哪来这么多的女儿孙女侄女表侄女,这哪是来给南安伯拜年的,分明是来创造机会咬下虞衡这块大肥肉的。
虞衡真是醉了,恨不得马上开朝,他宁愿继续干活也不想休假!
初九早朝,景隆帝定下了各州红薯的发放标准。考虑到红薯还是第一次大规模种植,大家都处于摸索阶段,景隆帝并不想给某个州太多的红薯,每个州都是一千斤红薯,到时候看收成说话。先前虞衡让管事记下的那本红薯生长过程的记录本这回派上大用场了,景隆帝让工部多印了许多份,尽可能做到各州官员人手一份,免得他们抓瞎,白白糟蹋了好东西。
辽州去年被洪水冲了一波,即便后来朝廷赈灾及时,百姓们这会儿也过得惨兮兮的。考虑到辽州的特殊情况,景隆帝还是心软了,多给了辽州五百斤的红薯。剩下的五百斤就是京城百姓的,就在朝廷眼皮子底下,能得多少红薯,大家都看着呢,做不了半分假。
这时候,京城最火热的地方竟然就是靖安侯府的庄子。
现如今他们就是掌握了核心技术的人才,百姓们不可能去找虞衡问东问西,想了解红薯的信息,那就只能去找庄子上的佃户们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