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秦溶月心里也是盼闺女的,尤其是怀小汤圆时,虞衡在她面前描绘出的闺女形象太过招人疼爱,秦溶月连着做了好几天的梦,梦里都是一个圆滚滚胖嘟嘟的小姑娘,笑起来甜甜的,仰头冲她伸手要抱抱,嘴里还在甜甜地喊娘。
这种情况下,秦溶月不想生个甜闺女就怪了。但虞衡先前翻车得太惨烈,秦溶月觉得自己这回不能被虞衡带进沟里,必须低调不嘚瑟,说不定甜闺女就来了。
虞衡也不知道秦溶月还有这样吐槽他的时候,这会儿他正和小汤圆一起沉浸在对闺女的憧憬之中,心里美得冒泡,觉得先前受过的累都不算个事儿了。
怡阳府今年的经济看着就比往常不止高了一点,到了来年交税盘账时,才让人对怡阳府这一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了更直观的认知。大头还是在橡胶厂这边,农户们交的税银同往年差别不是特别大,还是增长了一部分的。因为有虞衡从巩尚书那边争取过来的化肥,今年怡阳府的农户们多多少少都分到了一点。
化肥的实力有多强悍,后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怡阳府的百姓还是头一回用化肥,见天往地里盯着,就想看看其中的区别。
埋在地下的粮食看不明白,但在地上的,肉眼可见的长得更壮实了。有了这些做参照物,农户们对今年红薯和土豆的收成极为有信心,果不其然,到了这两种作物成熟的时候,农户们一刨,看到的就是比往年个头要大上一些的红薯和土豆。
收的粮食多了,要交的税银自然也多了。不过,这税银,百姓们交得高兴,恨不得明年再多交一些,那就证明他们明年的收成会比今年更好。
虞衡一闲下来,就开始逗儿子。
小汤圆比一般孩子懂事早些,虞衡索性把他抱在自个儿膝盖上,慢慢为他开蒙了。不拘些什么三百千的启蒙课本,而是虞衡读什么书,就抱着小汤圆一起读,时不时还教小汤圆认几个字,纯粹就是在玩。
但虞衡也有正经的时候,考虑到小汤圆的好记性,虞衡自觉领了哄小汤圆睡觉的活计,给小汤圆讲各种神话故事。
小汤圆的记性在这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不到三岁的娃,头天晚上听了故事,第二天起来,回想一番后,还能将故事复述个大概,概括总结能力一级棒,有些长句子记不起来,也能用自己的话续上,意思完全不变。
这确实是个非常聪明的崽崽,虞衡也是头一回当父亲,深深体会到了虞启昌当年的心情,接连写了十多二十封信寄给亲朋好友,信上没别的,满满五页纸,归根究底就一句话:我儿子真厉害!
众人:娘的,在京城里要时不时受到虞启昌唾沫横飞吹儿子的刺激,虞衡现在还要特地写信过来告诉他们他儿子有多优秀……简直让人想套这父子俩的麻袋。
对此,虞衡接受良好,还挺会自我排解:我爹吹孩子,吹出我们三兄妹这样优秀的儿子,我也吹孩子,我的孩子将来肯定比我更优秀!说酸话的人,都是嫉妒!
怡阳府蒸蒸日上,其他府却闹出了事来,还牵扯到了怡阳府头上。
事情的起因是黎阳府有一家回乡祭祖,去山上祭奠先人时,猛然发现早逝姑母的坟有些许不对,似乎有被刨过的印记。
这家人当即大惊失色,不知想到了什么,壮着胆子让人开棺,却发现棺内空空如也,姑母的遗体不翼而飞,不知去了何处。
死者为大,发生这样恶劣的事件,黎阳府知府定然要全力破案,还这家人一个公道。
案子一日未破,百姓便人心惶惶,生怕自己家也遭遇同样的倒霉事。这可是对死者极大的不敬,也是对生者极大的侮辱。骂人骂得特别狠,才会说刨别人祖坟。这家人的姑母早逝,生前是个受宠的,虽然没葬入祖坟,但长眠之地离祖坟也不远。如今她父母也已然入土,小辈们回乡祭祖时,也遵守先人的话,不能落下这位姑母。
结果这么一祭,就祭出了这样一件影响恶劣的大案来。
这消息都传但怡阳府来了,百姓们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是那位姑母得道成仙了,有的说是化成了其他的东西,也有的说这是见财起意,听说那家人疼闺女,给闺女陪葬了一些物件,想必就是这些东西招了祸。
百姓们议论纷纷,嘴上说得热闹,心里却忐忑得紧,生怕自家也被贼子惦记上,到时候他们哪有颜面去见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