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言之兴致勃勃的带着村里的几个小童辨别雨后山里,漫山遍野穿出来的蘑菇。
几个小童只带了捆绑木柴的绳索,季言之就扯了不少的芦蔓草,编织了好几个简单的草网兜,让几个小童每人,包括他都带了一网兜的蘑菇回家。
至于怎么吃,季言之已经告诉了几个小童,这蘑菇即使洗干净用水煮放少许盐,味道都特别的鲜美。所以归家以后,几个小童就噼里啪啦缠着家人,让父母将刚刚采集的新鲜蘑菇用水加少许粗盐煮了。很快几个小童家里都飘荡着鲜香气味儿。
这是村里百姓对于读书人的天然信任,所以才听了几个小童的叽叽喳喳,将蘑菇给煮了。果不其然,新鲜采集的蘑菇就和季言之所说的那样,鲜美无比,随后几个小童的家人就根据季言之教导的哪些蘑菇有毒,哪些蘑菇无毒的见天往山上转悠。
一时之间,村里兴起了吃蘑菇的风潮。而这个时候,季言之已经投入了造纸中,表面上看起来一刻也不得闲。
其实关于造纸,季言之已经做过很多次了,轻车熟路。问题是,每次做的时候都是不同人的身份。这就涉及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季言之每回造纸在外人看来都应该是初次,对于真理的探索,而不是熟练的做出……
季言之想了想,干脆就叫了还是半大小伙儿的堂弟,给他打下手。
说起来,季言之这一世的年龄并不大,十八岁的时候,娶了十七岁的刘兰芝,如今三年多过去,季言之如今还不到二十二。在后世,二十二岁的年龄,有的还在上大学,有的还一团孩子气。而在古代,则都已经开始承担一个家庭的责任了。
比如说焦仲卿,又比如说……
有两个堂弟帮忙,‘进展’变得很快,不过数月,第一张洁白如雪的纸张就已经面世了。季言之继续制作,然后抄录一本老子的《道德经》加上几百张洁白如雪、韧性也很好的白纸和造纸配方,带上两名堂弟,豪不遮掩大大方方的入洛阳,将其献给了还在位的皇帝——汉恒帝。
相比于昏庸荒淫,公开卖官卖爵的汉灵帝刘宏,汉恒帝还算不错。对于季言之所献出之物,龙心大悦,当即在殿上询问季言之想要什么赏赐。
按照一般读书人的逻辑,自然是加官进爵,但是季言之不一样。他悠然一笑,回答道:“草民想在家乡开一家书院,只是家中藏书不多,用竹简刻录书籍太费时间,用蔡侯纸有太贵,所以草民才挖空心思,以蔡侯纸为基经过反复实验做出了韧性很好的雪纸。圣上圣明,可否容草民用这雪纸抄录宫中藏书,好为开书院育才之事做充足的准备。”
季言之这席话,说得十分坦荡荡,将自己对宫中各类珍贵藏书的窥探之意表现得明明白白。而鉴于季言之这份坦诚,汉恒帝还真的不好拒绝,所以大方的给了季言之能够自由进出禁宫的腰牌,允他只有抄录宫中藏书。
季言之就此在洛阳住下,随后不久,回了一趟老家,又回来继续帮衬季言之的两位堂弟带回来一件喜事,刘兰芝在季言之走后不久,就查出了身子。
由于焦母喜欢刻薄儿媳的行为已经在族中长老们那儿挂了名,族中长老们对于焦仲卿(季言之)这越来越有出息,还想创建书院,教育族人之时顺便教育其他人的长房嫡孙,那叫一个满意。
要说唯一不满意的一点儿,就是焦仲卿(季言之)目前无子嗣。
这刘兰芝进门四年,才有了身孕,族中长老们可不得紧张起来嘛,特别是焦仲卿(季言之)带着两名堂弟前往洛阳办大事的时候,族中长老们就更加紧张了,唯恐焦母性子又左,在刘兰芝有了身孕的情况下磋磨刘兰芝。干脆就让焦二叔妻子,二婶住进焦(大)家,‘帮’着焦母一起照顾孕吐很厉害的刘兰芝,这样也能让远在洛阳的焦仲卿(季言之)放心一点。
别说,季言之从两位堂弟口中听说这件事后,还真的挺放心的。
“长老们这个决定做得不错,非是我这做儿子的,喜欢议论生母,实在是,母亲的性子太左了。”季言之叹息着道。
两堂弟一起点头,可不是嘛。他们大伯娘的性子真的是……挺一言难尽的,不是说她不好,她对大堂哥这唯一的儿子还是挺好的,就是有时候做事情特别的小家子气,如今大堂嫂好不容易有孕,为了未来小侄儿小侄女被大伯娘作死,可不得要请算是大伯娘克星的他们亲妈出面吗。
“大堂哥,现在家里事了,当更加努力抄书了。”
“嗯,你们也来。这样速度快点。”
俩堂弟也是读书识字的,有他们加入,很快就有选择性的抄录了一本本宫廷藏书,基本上都是各类、比如说法家、道家、医家、特别是儒家典籍。这样浩大的抄书工程,即使季言之和俩堂弟的抄书动作很快,也基本耗时差不多一年多的时间。而那时,长子焦峎也已经出生好几个月了。
而与前往洛阳,轻车简行没带多少行李不同的是,这回返乡开书院,季言之一行三人浩浩荡荡的带回一马车的书籍。这些书籍都是在宫里抄录的藏书,将作为上溪书院的镇店之宝的存在。
至于上溪书院,在季言之带着俩堂弟入洛阳献造纸术的时候,已经由身为村里正的焦氏长辈出面督造,如今已经落成,就等着季言之这位书院院长回来,正式开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