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上一次,崔琰画出的只是表象,但是这一次,却画出了些许气质。
崔琰在试探。
公孙奕依旧觉得嫉妒与愤怒。但是,他知道对弈者的本事后,也更加谨慎了起来。
“阿澜,你觉得该如何?”
“崔氏父子入京半月,陛下该设宴,为他们接风洗尘了。”顾天澜道。
公孙奕眯着眼睛,点了点头:“时间差不多了。”
当晚,崔琰便收到了宴帖。
“皇帝将我们晾在崔府半月,如今设宴……”崔涟有些摸不清皇帝的用意。
“崔家远在博陵,皇帝听闻的只是名声。若为相,必定贤能,皇帝自然要考核一二。”
崔涟瞬间明白了他话中的意思。这半月时间,是试探,是考核,皇上设宴,便是认可了他。但是这半月,他只待在府中,访客太多,他后来已经闭门谢客,什么都没做,又是如何通过皇帝的试探的呢?
“所有皇帝都嫉恨拉帮结派,朝臣抱团,这半月时间,父亲待所有来访者都是君子之交,陛下看重的便是这一点。”
当然,还有一点崔琰是不会说的。
他的猜想或许是正确的,那日的以一敌百的女子,便是宫中那位受尽恩宠的皇后。
崔琰猜对了,但是他并不开心,心中还有些酸酸的。
那种感觉很陌生,他也不想去探究。
第二日夜里便是晚宴的时刻,皇帝宴请的都是功臣与重臣,再加崔氏父子。
这是新帝登基后,第一次在宫中设宴。这宴会的规格十分高,无论是美酒佳肴,都是上乘的。
黄昏降临时,受邀者便陆续入宫。
这朝臣们是分两派坐的。
一派是跟随公孙奕建功立业的,对公孙奕忠心耿耿,多是武将,诸如罗甯、蓝元德等人。
另一派则是公孙奕提拔起来的文臣。武将戍守边疆,保卫国之安宁,治国则要靠文臣的文韬。
自古文臣和武将都是相互瞧不起的,到了公孙奕的手下,也是一般。
崔氏父子的位置位于文臣之首,紧靠着皇帝的位置。
崔氏父子入席的时候,朝臣们已经陆续到齐了。
崔涟紧挨着皇帝的位置,崔琰坐在他下手一些。他身边则是一胡子半白的文臣,那文臣望着首位的两个位置,捋着胡子若有所思道:“两个位置,难道这般宴会,陛下还要带着那位皇后?再过一段时间,陛下是要带着那皇后上朝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