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页(2 / 2)

“黑鸦军的二百弟兄,随某往前冲!老三、牛押衙,给某顶半个时辰,某只要半个时辰!”

“让弟兄们扔下所有东西,抄上家伙,赶紧动起来!马鞍子别上了!别穿甲了!快啊……”

李从珂不愧为李嗣源麾下后起之秀,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定下了阻挡和后撤的布置,哨探骑兵刚刚赶回来,他的一连串军令就发布完毕了。在他的一句句声嘶力竭中,军官们向着坡下拼命奔跑,边跑边高声下达着军令。牛押衙干脆顺着高坡陡峭之处,一屁股就滑了下去,满头满脸都是尘土和草屑。

李从珂也从高坡上冲下来,抓住奔到近前的哨探军官,满脸狰狞的问:“多少人?哪个方向?”

哨探军官语带哭腔:“少将军,从东南来的,好几千,密密麻麻全都是……”

李从珂一把将哨探军官推开,几步奔到自己的战马前,他的亲卫还在手忙脚乱的往马背上装马鞍,却被他直接扯了下来,纵身跃上光秃秃的马背。

李从珂的应对不可谓不快,奈何一千八百余骑散步于周围,想要迅速整理出来谈何容易。他置身马背之上,看着四处大呼小叫、惊惶奔跑的军士,心中悔恨不已,自己怎么会如此糊涂,让军士们随意歇息?

可是真的怪自己么?这里已经远离石磴山,早已不在燕军骑兵的控制范围之内,就算他们掌握了自己的行踪和方向,可他们是怎么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聚集起如此大规模骑兵的?这个疑问刚刚闪出,之前看见的那些升腾在天空中的黑云就立刻映现在李从珂的脑海中。

原来是这样……那些妖云不仅可以用在敌军身上,以指明敌军的行踪,同样还能用在己方身上,具备召唤友军向自己靠拢的作用……

想清楚了这一点的李从珂抬手就在自己脸上扇了几个好大的耳刮子,如果早一点想到,哪里会发生现在这样的危险!

这些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当李从珂勉力振作精神,想要召集黑鸦军骑兵精锐上前迎敌的时候,却来不及了!

雷鸣声忽然爆响起来,就如同近在耳边,四周的丘陵和高坡上冒出一面面土黄色的燕军旌旗,大队大队的燕军骑兵凶神恶煞般冲了过来。当先就是一波如蝗般的弩箭,射的韩军人仰马翻。

可惜辽东保安军没有钱配备骑兵连发手弩,发射弩箭的都是来自妫州军的骑兵,否则韩军在第一波弩箭下就会遭受重大伤亡——队形混乱甚至没有队形、大部分士兵又没来得及披甲摘盾,怎么可能挡得住弩箭的攒射?

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燕军骑兵的大规模冲锋具备极强的突然性,措手不及的韩军骑兵撑不了多久。随着燕军杀到近前,韩军立即发生崩溃,李从珂刚才下发的军令根本来不及实施,胜负就已经没有了悬念。

几个军官又连滚带爬的跑回李从珂身边,嘶声裂肺的催促李从珂快走。李从珂也知道战局已经无力挽回,立刻在十多名亲卫的簇拥下掉头就跑。几名军官提刀砍翻周围乱窜的韩军军士,抢过战马后立刻紧随着李从珂向西方而逃。

被李从珂扔下的战场上,韩军骑兵被杀得落花流水,四面逃窜者比比皆是。也有些悍勇的韩军骑兵秉持着老河东军的狂野性子,不管不顾的向辽东保安军统制赵在礼的将旗下杀来,却根本无法越雷池一步,被尽数格杀当场。

当少部分凶悍的韩军战死后,大群大群的败兵开始向燕军投降,同时燕军骑兵开始向西周分散开去,捕捉周围的韩军逃兵。

将旗下的赵在礼大呼痛快,连叫过瘾,这种骑兵快速奔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碾压敌手的方式能够充分发挥骑兵优势,这才是骑将的最爱。赵在礼偏好骑战,也在缁青战场上和宣武骑兵交过手,但因为河北骑兵的压倒性优势,面对宣武军孱弱的骑兵力量,打起来很不过瘾。而今日面对的是骑战同样杰出的老河东军,有此一战,赵在礼觉得自己已经不虚此生了。

赵在礼很想知道率领这支骑兵的是李嗣源帐下的哪一位将领,他还想和对方交流一下此战的感受,这完全出于胜利者的炫耀心态,为部下们所深深理解,因此,获胜的燕军士兵当务之急就是找到对方的主将。

已经加入了幽燕保安军的东阳都李都头也在军中,他对李嗣源的韩军内情最为了解,被周坎直接点名,临时调到赵在礼身边充任这次驱逐韩军骑兵的虞侯。

李都头望着正在打扫的战场,看着一队队被捆绑起来的韩军骑兵,至今都有些不敢置信,整个人如在梦中。

这就胜了?他全程参与了这次奔袭,目睹了发生的一切,整体感受就是……唔……不停的骑马奔行、奔行、再奔行,在奔行的过程中,最初受赵在礼亲自指挥的一百名骑兵一边奔行一边朝天上射火药箭,然后这一百骑兵就变成了两百、五百、一千、两千、三千……

然后在一个沟壑内休息了小半个时辰,继续奔行,然后……就直接冲到了敌人的眼皮子底下,而敌人却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