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页(1 / 2)

位于宽街8号的交易所最高权力机构——纽约证券交易所管理委员会宣布,他们全体一致决议中止马斯特股票的交易。

一名记者指出这种事情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交易所这么做缺乏法律依据。面对这样的责难,交易所发言人的回答是:

“交易所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

在华尔街的历史上,不论出现过什么样的阴谋诡计,仍然有两条游戏规则从来没有被亵渎过。

第一条是“成交了就是成交了”,也就是说,当买家和卖家在价钱上达成一致时,交易就做成了,不论随后股价在股票交割前发生任何变化,交割时都要以原先说定的价钱结算。

第二条是如果这条规则不被严格执行的话,那么所有的人都无法想象,资本市场这样一个瞬息万变、规模巨大的自由市场如何能正常运行。

而交易所却能做任何个人永远无法做到的事,尽管它的这种特权本应用来为公共利益服务。

4月5日,交易所宣布马丁的所有合同无效,并称:“纽约证券交易所将不把那些因无法得到马斯特股票而不能按时交割该股票的行为视为毁约。”

换句话说,那条千古不变的格言——“只要是他卖空的,他就必须把它买回来,否则就进监狱”,对于交易所那些关系深的人就不灵了。

同样神圣的规则是,私人契约的隐私权不受侵犯,也就是说,不论是买方还是卖方,都不能泄漏买卖合同的另一方是谁!

按照j··摩根的一句名言,没有哪个生意人愿意和一个“透明的口袋”做生意。一份买卖合同的暴露就可能意味着一次精心组织的投资运作被彻底摧毁。

纽约证券交易所深信马丁不会透露马斯特杀空战役中的空头一方是谁,因此就随意编造谎言,它的发言人厚颜无耻地说空头们大多是遵纪守法的普通人。像空头们编造出来的一个名叫“杜布克”这样一个小镇的家庭妇女竟然会是马斯特股票的大空头,人们一听就知道完全是胡说八道,所以当交易所的这种谎言出现在报纸上时,人们甚至懒得去驳斥它。

马丁则完全无视纽约证券交易所宣布他合同无效的声明,仍然写信给交易所,建议双方达成妥协,以免给空头们带来更多的麻烦。纽约证券交易所对此不作回应。

现在,几乎所有华尔街人都在兴奋地关注这场较量。人们聚集在经纪公司的告示牌而不是股票报价牌前,紧张地等待交战双方发出最新声明。

马丁知道他作为一个弱者与一群当权者斗争的形象有着巨大的煽动力。4月13日,他向交易所递交辞呈,辞去交易所的会员资格,他在辞呈中写道:

“只要你们只对你们自己的利益负责,只要你们能够自己滥定规则……只要你们继续让个人利益影响你们的讨论、你们的判断、你们的决定……出于我的自尊,我羞于与你们为伍。”

马丁的辞职也使他可以不受交易所各种规则的束缚,也就是说,他由此摆脱了华尔街行为准则的束缚,至少他自己是这样认为的。

马丁很快将一份列有9位交易所会员的名单交给了《纽约世界报》,虽然他没有明说,但他暗示这些人都曾经卖给他马斯特股票,但是还没有交割。

这9位会员很快否认他们或他们的公司在卖空马斯特股票,当然,他们同时又声称,他们也不排除曾为他们的客户做过类似的事情。

但是,毋庸置疑,一个经纪人应该为他所有的交易负责,不论他是在为自己做还是为客户做。

立刻,各种小道消息开始传播开来,有的说政府马上要加强对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外部监管,有的说一个神秘的组织将以他庞大的资产支持马丁。

纽约证券交易所开始变调了,它发表了一项声明,称它的所作所为纯粹是为了保护那些无辜的投资者,而不是马斯特股票的空头们。它也突然决定“这些卖空合同的结算将最终由当事双方协商解决。”

马丁迅速利用了这一有利形势,他要求空头们履约。换句话说,他正式要求空头们平仓并付给他马斯特股票。如果空头们手里没有股票,按照交易所的规则,他有权“代为买进”,也就是说,他可以以空头们的名义向他自己购买空头们欠他的股票,并随意定价。

而空头们也就只好付这个价,如果付不出来,就要面临破产的悲惨结局,并在这个博弈场销声匿迹。

4月20日,交易所的投资者保护委员会停止了抵抗,它承认它代表了58家以上的公司,这些公司一共卖空了5500股马斯特股票。当然,实际数字远不止这些,公布这个数字只是为了应付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