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整整一天,中俄联军不断扩大着胜果,他们必须得用尽量少的时间来结束战斗。
他们欢迎投降,不管用什么称呼,投降者,或者是“和平者”,起码这样,能让进攻的推进要轻松上不少!
有很多很多的俄国俘虏,这迫使中国方面不得不分调出一部分的军队,来负责看押这些俘虏。
交给白卫军是不让人放心的,这只会让白卫军的实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这可不是中国方面愿意看到的……
这些俘虏能够做很多事情,比如开掘矿山之类,都是相当不错的免费劳工。
当然有些不符合什么公约,不过这点中国的大总统王恒岳是坚决予以否认的,而干涉国们也不太会去关心这些战俘的下落。
胜利者该拥有一些特权,至于什么俘虏们的人权,目前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17日这一天红军又损失了几万人,这让克敦斯诺亚尔斯克战场上的红军兵力在急剧的减少着。
战线已经开始出现崩溃的迹象。
伏龙芝此时的内心是痛苦的,他甚至想像佐罗切夫斯基那样,下令所有的将士们放下武器,来保全他们的生命,但是,伏龙芝告诉自己绝不能这样去做,自己必须对莫斯科,对布尔什维克负责!
可要阻挡住敌人的进攻,只有期待奇迹的出现了,但奇迹却永远也不可能出现。克敦斯诺亚尔斯克的红军已经被抛弃了。
还能坚持多少时候?伏龙芝不知道。也许明天就会遭到彻底失败的,但只要自己还在这里,还能继续指挥战斗,那就绝对不会放弃。
飞机“嗡嗡”的飞过,傲慢的把炸弹扔了下来,在那一片片的爆炸和火光中,伏龙芝无奈而悲哀的看着这一切。
在这一刻,他似乎已经化为了一尊石化的雕像!
第六百二十一章 大会战:“不讲理”的王恒岳!
漫长而艰难的克敦斯诺亚尔斯克大会战已经进入到了尾声!
伏龙芝和他所指挥的苏俄红军已经无力回天。
所有人都猜到了结局,现在唯一要关注的,只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势结束而已。
克敦斯诺亚尔斯克大会战,对于伏龙芝来说将会是他人生里的最大污点,也是最大的一个悲剧。
但他是不应该承担上全部责任的……
18和19日两天,中俄联军一共进行了上百次大小战斗,红军损失了十二万人。
20日,伏龙芝手里唯一还可以依赖的一张牌,法斯托夫斯基集群也遭到了最沉重的打击。
这实在有些巧合,而且诡异到让人难以置信。
一架正在执行轰炸任务的中国飞机,将炸弹不分青红皂白的扔了下去,而其中的一枚炸弹,无巧不成书的落到红军第33师前线指挥部里。
指挥部顿时淹没到了火海之中,而更加让人惊讶的是,法斯托夫斯基也正好在33师师部中指挥前线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