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旗队紧急集合了。这次的任务还是演习。不过和之前有些不太一样。军方设立了一个目标,要求参加演习的军队在最短的时间内攻占这个目标。
军方似乎如临大敌,并没有把这看成是一次演习,而是完全看成了一次真正的战争。
王鼎总觉得目标有些熟悉,但实在想不起曾经在哪里见过这个目标了。
他和克林根贝格指挥的部队一如既往的表现的是最出色的,他们顺利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顺利的第一个占领了自己的进攻目标。
以装甲部队为决定性力量,制空权为前提,不顾侧翼暴露的危险,向敌人后方做快速,大胆的袭击。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往往是先利用飞机猛烈轰炸敌方重要的战略设施——通讯中心,把敌人的飞机炸毁在机场,取得制空权,并使敌人的指挥系统瘫痪。将奇袭、快袭集中一起,像闪电一样打击敌人。使敌人在突如其来的威胁之下丧失士气,从而在第一次巨大的打击之下就会立即崩溃。
而这,就是古德里安将军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战术:
闪击战!
王鼎现在已经能够非常精准的领悟到这种战术的精髓了。其实他早就已经知道,因为在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多次和他提到过这种战术,并且告诉了自己这种战术的优点和弱点。
这甚至远远早于古德里安将军。
而就在这个时候,当王鼎看着战友们在那欢呼的时候,再看到地图上,他的脑海里猛然灵光一闪,他知道为什么这个演习目标看起来如此熟悉了,因为它是一个国家:
波兰!
第九百五十四章 战争大幕拉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意志帝国战败,被迫接受协约国的《凡尔赛条约》!
德国放弃东部历史上曾属于波兰的大量领土,德国对于波兰的厌恶程度甚至超过英法等国,原因包括英国对德国的态度转向容忍、法国军事思想转为防御为主、并还有士气萧条的情况,故不易另起战端,且在一战结束时,德国只丧失了阿尔萨斯——洛林两省给法国,这两省在历史上曾多次易手予他国,民族成份复杂而难定其归属,但在波兰的情况中,德国不但要让其恢复1772年时的领土,还要丧失西里西亚此一重要的工业产煤区、割让但泽这个纯德国城市以及“走廊地区”给予波兰在名义上成为独立的“利伯维尔”,导致德国本土与东普鲁士分隔,严重限制了后者的发展。
大战结束之后,德国总计丧失帝国时期的13%领土与12%的人口,其中波兰又占其极高之比例。出身自德东一带的塞克特对波兰更是痛恨,曾说道:“波兰的存在是不可容忍的,是与德国本身的需求不可调和的,波兰必须灭亡,而且一定会灭亡。”并灌输军队中“毁灭波兰”之信念。后来此主张也同样为柏林的高级官员所接受,魏玛共和国总理约瑟夫·魏尔斯曾公然发表过“波兰必须受到惩罚”的言论。
而英国首相乔治·洛伊德也曾说过:“波兰被给予的太多,以后会造成大麻烦。”
阿道夫·希特勒上台后,终于决定解决波兰问题了!
1939年的4月20日,是希特勒50岁寿辰。近日来他常怒形于色,说明他已没有耐心了。
时光在飞逝;他相信,自己只还有数年有健康的体魄的时间去完成任务。与通常一样,1939年希特勒的生日是通过盛大的阅兵来庆祝的。场景雄伟壮观——国防军三军以及武装的党卫队均有代表。
目的在于警告敌人。
应希特勒的明确要求,表演了最新式的中型炮、重型坦克炮、高射机枪和空军的探照灯。一队队战斗机、轰炸机从头上轰鸣而过,又多又吓人。
出席阅兵式的外国使节,对德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阅兵,各有自己的印象。他们也没有忽视把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哈查作为主宾、放在希特勒身旁的意义。
此次阅兵虽使许多人吓破了胆,但是,见到如此强大的武装力量,大部分德国人均引以为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