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1页(2 / 2)

希特勒的部分装甲部队不顾盟军在一些地区,如诺曼底,越来越猛烈的抵抗,转而向西,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推进,以确保大西洋海岸的安全。

其他部队则向南推进,完全避开了马其诺防线,令守护这些毫无用途的防御工事的40多万法军茫然不知所措,士气大挫。

一旦德军占领了敦刻尔克以及直至阿布维尔的法国西海岸和索姆河入海口以后,除了希特勒的命令以外,已经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止德军向南推进,进入法国腹地了。

早在5月29日,元首就对龙德施泰特和博克表示过,他的下一步计划就是“与法国军队算账”。英国可以再等一等,或者最好是达成协议。他相信,随着德国及其伙伴国控制了欧洲,英国最终将不得不求和。

结果,早在敦刻尔克大撤退结束之前,博克就命令所属第18集团军肃清比利时的残余反抗力量,强行向西推进,同时指示b集团军群的其他部队南下抢占索姆河一线阵地,与龙德施泰特逼近海岸的步兵和装甲师并肩作战!

至6月5日,两个集团军群的10个装甲师已进行了重新部署,编为5个装甲军。

当日黎明,在密集的轰炸机群的引导下,两个装甲军从亚眠西部的桥头堡出发,向塞纳河推进。

“今天,在强大的新型军事力量支援下,第二场伟大的进攻开始了!”希特勒宣布,与此同时,魏刚将军也对法国军队发出呼吁:“我们的国家正在遭受蹂躏,让我们以此来激发我们毫不畏惧的坚定决心吧。国家的命运和孩子们的未来完全依赖于你们的坚强。”

对于处在绝望中的军队来说,这并不是最能激发斗志的演讲。

然而法国军队在其指挥官所选定的战略节点周围,仓促间集结起来的“刺猬”,却也阻止了德军的大规模进攻达数小时之久,摧毁了进入攻击范围的德军先头装甲部队,迫使德军指挥官暂停进攻,思索对策。

“法军的抵抗正在加强。”一位德军指挥官在报告中写道,“法军正在用一种新的作战方法与我们作战!”

第九百六十三章 法国投降

部分法军作战师还是进行了顽强的防御,特别是在东部地区,得拉特尔将军率领第14步兵师与德军第41装甲军进行了对抗。在稍西一点的雷泰尔地区,法军第2师曾在一天内连续击退德军的进攻。

最终,德军没有再对这些阵地发起进攻,而是从这些阵地中间找到了空隙,从这些空隙中突破之后转而向兰斯开进。

即使是法国军队的较低层,似乎也不能理解以无法实施的静态防御来对付强大而高速机动的装甲部队。战争中也曾上演过一次装甲战。在一次法国b型重型坦克编队参加的反击中,古德里安看到反坦克炮弹从“法军坦克厚厚的甲板上”弹落时,十分忧虑,b型坦克是当时世界上最结实的坦克。法国装甲部队向北驶入了一个名叫波塞斯的小村庄,去营救被包围在那里的一个步兵团——不料他们自己也陷入了包围圈,油料用尽了!

然而,在其他地方,法军全部被压制或被切断,司令部失去了对部队的控制。随着德军装甲部队向法国腹地纵深的切入,紧随其后的德军步兵纵队占领了更多的村庄和城镇。法国人民的士气一落千丈,法国军队逐步走向瓦解。

早在6月9日,魏刚就声明,“我们的军队正在为最后一次可能的防御行动而战。如果这次努力失败,军队注定会快速毁灭。”

两天后,他将统帅部由巴黎移到了卢瓦尔河畔的布里亚尔。在那里,英法召开了最后一次联合会议。丘吉尔在艾登、伊斯梅和斯皮尔斯将军的陪同下出席了会议;法方陪同魏刚出席会议的是贝当元帅。

会议在魏刚的声明中开始,“最后一道防线已经被德军突破,所有的预备队都已用完。我们正处在刀口上,不知道何去何从。”

当激烈的讨论和争论最终平息下来后,会议在魏刚的警告中结束:“一旦我们的部署被打乱,而这一点不会太久,我们将没有希望重新组织部署,因为我们缺少后备队。既然这样,我也无法阻止德军对整个法国的入侵行动。”

魏刚从这一提议中所读到的“耻辱”是很难让人理解的,特别是在仅仅过了8天之后,他就下令在马其诺防线内外部署的大约40万法国陆军“在保持战争荣誉的情况下请求德军停战”。在法国军法条文中,“最大犯罪”是指“在仍有防御能力时投降”的行为,所以,法军总司令在1940年6月的所作所为简直就像谜一样不可思议。

6月16日,雷诺辞职,贝当元帅接替他出任法国总理,随即决定尽快向德国求和,并按照希特勒的意愿组建政府。至6月20日,德军的魔掌在南部已伸到了法国城市里昂及格勒诺布尔,在东部伸到了法国与瑞士的边界,在西部则控制了比斯开海岸及向南直至鲁瓦扬的地区。10天前向英法宣战的墨索里尼,此时也正在将意大利军队大举派往法国,并在德军抵达之前抢先占领了尼斯。

次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最终使法西斯停止了进攻。6月21日下午3时30分,由亨茨格将军率领的法国代表团被带到了贡比涅1918年签订停战协定所用的那节火车车厢里。希特勒在戈林、凯特尔、里宾特洛甫和赫斯的陪同下也来到了贡比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