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奇了怪啦,你问问舒王、晋王,你所处之地,是不是我大宋将士一刀一枪打下来的,这有什么不同吗?”赵柽指指西夏诸人问道。
“这……兴庆府你们不是还没有打下来吗,怎么能索要兴庆呢?”耶律定也算有急智,略一沉吟回答道。
“哦,秦王的意思是打下来的地方即算数,当然他的意思也就是大辽的意思,就是说灵州归大宋辽国没有异议,你们赶紧将秦王的原话记下来,将来也好有个对证!”赵柽对身后的书记言道,“至于兴州,我们是暂时没有打下来,现在约定的停战期限早已日满,明天我便出兵攻下兴州,咱们再坐下来谈兴州归属!”他说罢,便起身邀童贯和蔡攸离开,场上西夏诸位仁兄听罢脸色儿都不大好,看向耶律定的眼神也满是埋怨,说好让你在一边看戏助威就行了,还非得帮忙,这好了还帮了个倒忙。那小子的话明显就是诡辩,挽了个套让你钻,你还真实在,低头就进去了,我们花了多少心思,多少钱才哄得宋朝停战,你可好,两句话就逼的人家就不得不动刀兵了。
蔡攸和童贯见赵柽要走,也站起身作势出帐,现在两个人也都以王爷为马首是瞻,这倒不是他们两个都服了赵柽,而是另有隐情。
童贯从宣旨的内侍口中得知皇上密授了赵柽一道手谕,既然是密谕,其内容赵柽当然不会告诉他们,而他发动自己势力试图探听,但是几般努力下却一无所获,此谕说了些什么连号称后宫一把手的梁师成都不得而知,这让其甚为忌惮,不敢妄动,而他的老朋友蔡攸也对他冷淡了不少,有些孤掌难鸣的味道。
蔡攸在得知西夏收买童贯后,对其没有分一半很有意见,也就对童贯的话含糊应付,而他却发现每每王爷在谈判桌上搞出事情之后,西夏都会遣人前来‘慰问’。王爷这时往往会叫上他一起分享,好东西先紧着他挑,让他得了大头,蔡攸也是见过世面的,这东西不在多少,可人家王爷这态度让人感到舒服,他当然知道炕头哪边热,心便已经不知不觉地偏到了王爷这边。
“慢,你们不能走!”耶律定听罢大惊,也觉自己说话有漏,被人家抓住了话柄,‘呼’的站起身挡住赵柽等三人的去路,口不择言地喊道。
“怎么,秦王还有什么话说?”赵柽笑问道。
“本王……反正你们现在不能走!”耶律定情急之下也不知道如何处理这场面,结结巴巴地说道。
“秦王你还要威胁本使吗?这里不是你们辽国,可以为所欲为!”蔡攸也走上前冷笑着说道。
“不要动!”舒王仁礼见两拨人顶上了牛,想起身上前打圆场,却被察哥拉住了。
“晋王,他们……”仁礼不知何意,皱了下眉轻声问道。
“看看情形再说,喝茶!”察哥摇摇头,示意他不要参与,给他斟上了杯茶道。
“……”仁礼想再说,可看到察哥的样子,又将话憋回了肚子里,接过杯子喝了口茶,上好的茶喝到嘴里却觉苦涩,自己说起是个正使,其实和对面那位正使一样,都是个挂牌的,说了算的还是这两位王爷副使……
第二百七十一章 ‘坦诚以待’
“我们大宋有句俗话叫做‘好狗不挡道’,秦王如果还是那句话就请让开,我们要出去了!”赵柽看着急赤白脸的耶律定笑笑说道。
“你敢辱骂本王?”耶律定上前一步喊道。
“哦,我骂秦王你了,帐中这么多人,谁听到了?”赵柽摆出副无辜的样子看看帐中的人说道,“没有吧,谁也没听到吧!这年头人都怎么啦,有捡金子、捡银子的,还有捡骂的,真是世风日下!”他说着绕开耶律定大步向外走去。
“呲呲……”听着帐中的压抑的呲笑声,耶律定的脸变成了猪肝色,他哪里受过这种窝囊气,“此子欺人太甚,我必杀你!”
“王爷,您要小心了,这小子气疯了!”蔡攸听到帐中的怒吼,吓了一哆嗦,赶紧跟上赵柽说道。
“呵呵,蔡大学士,我在乡间的时候常听百姓说‘咬人的狗不叫,不叫的狗才会咬人’,别看他叫的欢,却没有那个胆量的!”赵柽笑道……
“燕亲王,我新得了些茶,却不知优劣,可有兴趣品品?”察哥适时出现了,拦住忿而出帐的赵柽,邀他到自己的寝帐中喝茶。
“晋王的布置好清幽啊!”赵柽随着察哥进了帐,其布置皆参照宋式,他出言赞道。
“照猫画虎罢了,让燕王见笑了!”察哥请赵柽坐于软榻,然后命人上茶。
“咦……”赵柽咂了口茶正品滋味,突然听到身边传来讶声,他猛然回首却是煮茶的侍女发出的,随身护卫的二娃立刻上前一步挡在王爷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