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龙且、司马欣领着五万精兵从新安至上党,再过不久就能到临汾了。项羽的大部因为要一路筹集粮草,所以行兵甚缓。
龙且兵至临汾,就遇见了赵函派来的使者,得到了赵函欲降的消息。龙且听后很高兴,让使者回去吩咐赵函在侯马准备酒食犒军,他自己入帐与司马欣商议。
司马欣曾为章邯长史,昔日章邯对项羽对战不利的时候,曾派他进咸阳向二世求救,赵高蒙蔽二世害怕消息走漏,于是驱逐了司马欣,司马欣回去后就劝章邯投降项羽。这个人可以说一言断送二十万秦军的罪魁祸首!如果不是他添盐加醋的怂恿章邯,章邯也不会那么轻易的就投降。当然,他劝章邯投降的目的也是为了自己,当初项梁曾在栎阳被抓捕,是他救了项梁,他对项梁有恩,项羽如今为联军的上将军,安能不报答?
龙且对司马欣还是很恭敬的,对他施礼道:“先生,有使来报,秦军攻陷了安邑,不知道这事你怎么看?”
司马欣一捋长须,淡笑说道:“龙将军何必如此小心,秦军纵然有诡计,不过如今兵微将寡,又能拿我军怎么样呢?上将军派你我二人为前锋,要的就是让我们一路高歌猛进,直至函谷!我们要让后面的联军看看,就凭龙将军这五万精锐,就能扫荡关中!”
龙且还是有些担心,又问道:“先生对关中比较了解,依你所见,如今关中还有多少人马?”
司马欣再笑道:“昔日二世曾在关外招进五万士卒入秦,加上关中各地的兵马大概有十万众。秦王子婴登基后,关中内乱消耗、又击刘邦。虽然获胜,但自己损失也大。此时关中各地的守军还听不听秦王之令也还难说,依我看来,整个关中之兵不会超过五万!子婴还有留下至少一万在武关防备刘邦,此次西进函谷关,秦王之兵最多三四万,而且都是些乌合散乱之众。龙将军即使领军高歌入咸阳也不是不可能啊!”
龙且眼睛一亮,按拳说道:“听先生这么一分析,关中局势顿解啊!如今我前锋就有五万众,不说咸阳,就先替上将军打下函谷、潼关也可!”
司马欣之言,让龙且的心一下安定了。想着早日攻入关中,这一次他罕见的没有让大军进入临汾城里。五万士卒在城外扎寨歇息了一晚,第二日立即前往侯马。
赵函得到使者消息后,立即在城外造锅准备,他在城里牵了十头猪,又让人担了十几坛酒,杀肉煮饭只待龙且兵到。
……
项羽此时方兵至晋城,离上党都还有几十里。
六国联军入宿城中,项羽跟范增正在商量着该如何处置刘邦。
这一次刘邦西进,结果遭受惨败,如今缩在汉中不敢出来。要不是前些日子项羽收到了刘邦派来的几十辆粮食,他绝不会如此轻易的放过刘邦。
当项羽还在赵地的时候,却得到了刘邦在关中打了败仗的消息,这消息让项羽大惊又大怒。他不是气愤刘邦打了败仗,而是气愤刘邦竟然如此之快的到达了关中,两相比下,足足比他快了两个月啊!要不是刘邦打了败仗,那刘邦岂不是灭秦的第一功臣?这让心高气傲的项羽如何放得下脸来?
不过项羽毕竟还是念及旧情,如今刘邦打了败仗,他思量着再派使者前去呵斥一般也就算了。可惜旁边的范增不干呐,范增要求刘邦派兵同项羽一起攻打关中,打下秦国后,让项羽趁机杀掉刘邦,霸占他的部队!
范增道:“刘邦虽败,却在西进广收人脉。如今他霸占了汉中,还不顾六国联盟之谊派兵攻打魏地,这是对上将军的挑衅啊!此人不甘寂寞,威胁甚大,必须早些斩除!”
项羽还在犹疑的时候,却得到张良求见的消息。
张良一入帐中,先参拜了上将军项羽,然后参拜了后将军范增,并将刘邦献上的玉璧转交给二人。
项羽收下了玉璧,范增却把玉璧扔到一边,瞪着眼朝张良喝问道:“吾曾闻你是韩人,一心复韩国。如今韩成已经当上了韩王,你不去辅佐韩成,是准备当刘邦的臣子吗?”
张良被范增呵斥之后,却依旧面不改色,他朝范增一拱手,抬头朝项羽说道:“张良身为韩臣,如今韩王复国,我自当辅佐韩王。刘邦与良有朋友之谊,如今行事不过是尽朋友的本分罢了!上将军亦知道我与刘邦相熟,是非如何单凭决断。”
项羽听过张良话后,不等范增继续发难,亦点头说道:“张良复国之心天下皆知,你与刘邦相识我也是知道的。你这次就先随我入关吧!日后回韩地辅佐韩成。”
范增心中想好的发难之词被项羽这么一搅合,也只好憋回肚子里。三人在帐中交谈,项羽又问了刘邦战败的细节,张良都一一作答。
三儿正在讨论秦王子婴的之时,又有人通报,说秦使来见。
项羽挥手让秦使进来,然后蒯彻昂首挺胸直入帐中。张良本在应付范增的考问,此时眼角余光瞅见帐中来人,忍不住张嘴起身,朝蒯彻喊道:“没想到范阳蒯彻竟然有为秦使的一天!莫非你改弦易帜投奔了秦王不成?”
蒯彻斜眼一瞥,看到是张良,他先向项羽作揖行礼,然后朝张良拱手说道:“没错,我看见上将军兵强马壮,准备给秦王出个主意,让他将上将军的几十万大军一网打尽!不料秦王小儿太过年轻,不听我的计谋,于是我就只能持秦王降书前来拜见上将军了!只不过没想到你张良也在这,如今韩王韩成在颍川,你莫非改弦易帜改投上将军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