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页(1 / 2)

项羽道:“孤耗费了无数心力才灭了秦国,又怎能让它死灰复燃?”

使者走出没两天,城里又多出了许多谣言:说雍王章邯本是秦将,投降楚王也是不得已,他深恨楚王坑杀二十万秦军,所以已经投降了秦王子婴!司马、董翳二人也是秦将,个个不安好心。

谣言在楚地如风一般散播,连路上的百姓都能提手顿足的讨论一阵。有人说章邯不会投降,有人说章邯肯定会降秦,各种猜测四处飞扬。

项羽得知后大惊,招来范增问道:“亚父!章邯本是秦将,孤又坑杀了他的将士,如今秦国死灰复燃,章邯会不会投降?”

范增道:“谣言止于智者,我认为,是谣言都不可信。籍儿又何必忧虑呢?”

项羽道:“话虽这么说,但章邯此人确实心不在楚,如果子婴不出,孤相信他也不敢做些什么!可是子婴一出,这章邯会不会投降真的是说不准啊!”

范增沉思了一会,说道:“籍儿是不相信章邯啊!”

项羽点头道:“吾从未相信过此人,当初封他为王也不过是吾不想失言!如今子婴已出,他难免会生出异心!”

范增叹了一口气,说道:“既然籍儿不相信他,那你就让其他诸侯王出兵伐秦吧!我知道嬴子婴一天不死,你就不会安心。这样,前些日子魏王豹才派出使者向你敬献礼物,我看此人颇为有心,他同章邯、董翳都是仇人,不管二人是否有降秦之心,魏豹肯定不会隐瞒事实的,不如让他伐秦吧!”

项羽道:“如果章邯降秦,魏国一国出兵又怎么行?让申阳、魏豹、刘邦一起出兵吧!如今赵国内乱,陈余跟张耳闹翻了,打得挺热闹,恐怕是无力出兵了!”

范增道:“有这三地出兵已经足够了,毕竟秦国已经灭亡,他想轻易拿下关中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二人商议完毕,让魏使持项羽诏书回去。回去的那天,也正好是章业攻下奉城的那天。

魏使快马加鞭,用了四天时间回到了魏国,魏豹得项羽手书,当然是大喜,他立即让将军皇甫谨汇合韩信,起兵二万四千人通武关入关中。

司马欣碍于项羽之令,只好让韩信皇甫入关。至于韩信如何诱骗皇甫谨,如何擒拿司马欣,这又是一段故事了。

第二百二十三章 另一个故事

皇甫谨与韩信领兵过尧关,晚上宿营的时候,韩信偷偷派人截取了后面的军粮,然后向皇甫告道:“司马欣放我们入尧关,却不让粮草进来,分明是包藏祸心啊!”

皇甫谨将信将疑,派使者要到尧关问个明白。韩信半夜袭杀了使者,让人扮成司马欣的士卒将头颅送还。皇甫大惊,立即亲自领兵到尧关问个清楚,等皇甫兵到尧关之后,关上乱箭射下。原来韩信在此之前让人射箭入关,说明日魏军会来攻打关隘。看到魏军前来,守将果然中计,让人射箭逼退了魏军。

皇甫谨惊惶回营,回到营中,皇甫谨向韩信问道:“为何司马欣要致我们于死地?”

韩信叹气说道:“肯定是司马欣意欲降秦之故!”

皇甫谨不信,说道:“司马欣跟楚王关系匪浅,他怎么会投靠秦王呢?”

韩信道:“司马欣是章邯的部下,如果他不投降秦王,你认为凭他能守住内史吗?皇甫兄,你要明白,司马欣不再是区区长史,他已经是塞王了。”

皇甫问:“长史如何?塞王又如何?”

韩信答道:“心变了。”

皇甫犹疑不定,第二天,韩信持司马欣的密信来见他。皇甫一看,顿时勃然大怒,原来信中司马让韩信投奔秦王,许以大司马之职,让他暗中杀掉皇甫,好收二万魏兵。

韩信道:“司马欣见我兵少,误以为我不受西乡王重用,所以想来策反。他却不知道西乡王筑台拜将,对我恩同再造。”皇甫亦知道韩信的事迹,对他还颇为羡慕。此时听韩信这么一说,也认定了司马欣是铁了心将他们困死在内史。他向韩信问计,韩信答道:“如今我们被困死在内史,现在还没有军粮接济,如果不反抗就必死无疑。为今之计,只有做殊死一搏,偷袭咸阳,杀掉司马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