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页(1 / 2)

只是这个世上,既然多得是这些君子和丈夫,那么,总得有那么一两个义士,义士虽是可笑,只是若人人都如丈夫,不免单调,卑下,就不妨做一次义士吧。”

朱高炽不禁脸色一僵,他万万料不到,自己‘礼贤下士’,得来的,竟是这样的结果,他假意微笑,却难掩这样的尴尬。

“郝风楼。”

左右无人,朱高炽地脸色变得阴沉了一些,他深吸一口气,旋即道:“你可知道,父皇是如何对待仇敌么?靖难之时,攻济南的时候,遭遇了一个叫铁铉的家伙,此人对父皇无礼太甚,等到父皇登基,便将他下了油锅,烧成炭灰。的父母,发配去了琼州,他的妻子和两个女儿被送到‘教坊’里充当军妓,供人淫乐,长子充军,次子为官奴,亦是凌辱至死,本宫……是父皇的儿子,父皇可以如此,本宫亦可如此,你明白了么?铁铉是义士,你也要做这样的义士么?”

郝风楼冷笑:“铁铉功败垂成,卑下却是未必。”

这句话,显然伤了朱高炽的自尊心,他努力的布局,悉心的谋划,如今已经接近收官,大功告成,地位空前稳固,不免有几分自得,可是郝风楼这家伙桀骜不驯,今日做出莫名其妙的举动,自己好心‘招揽’,本以为他会乖乖就范,谁知竟是如此无礼。

朱高炽不由笑了,看了郝风楼一眼:“不错,那么,本宫且看你,如何大功告成吧。是了,有一件事,本宫却忘了告诉你,本宫不喜欢将人下油锅,也不喜欢割了鼻子,让人去吃,本宫喜欢断了人的命根子,让他活着,看着他的父母妻女,为奴为娼,这样,才痛快一些。”

他收了收大袖摆子,已经没有了谈兴,最后看了郝风楼一眼:“你最好能大功告成,否则……你就完了,彻底完了……哦,时候不早,本宫还要午课,学而时习之,这话对么?告辞。”

他扭着可笑的身躯,一瘸一拐,朝东宫方向去了,有内官见状,连忙小跑过去,要搀扶朱高炽,朱高炽却是朝他含笑摆手,这内官只得屈膝碎步退开。

郝风楼抿抿嘴,不禁摇头,他突然有点哭笑不得,自己……似乎已经回不了头了,郝风楼不禁朝坤宁宫的方向看过去,他突然有点同情徐皇后了,原来母仪天下的人,会有如此多痛心的事,郝风楼唏嘘,目光却变得坚定起来,或许自己有些愚蠢,可是至少,自己应该信守这个承诺,他既然已经答应,要为徐皇后留下他那个糊涂的儿子,就一定要做到不可,即便被人称作是‘义士’,那也在所不惜。

……

朝野的动向,猛地发生了改变,近来发生的大事实在太多,令人眼花缭乱,那朱允文自入了京师,自是监视居住,可是在这附近,总有那么几个书读坏了的读书人在附近徘徊,甚至锦衣卫这边,还拿住几个生员。

这些生员的罪名,也是古怪,叫做无故街头跪拜,喃喃有词,似有不轨之图。

刑科那边,立即傻了眼,锦衣卫近来太过嚣张,刑科的压力很大,可是总是捏造一些莫名其妙的罪名,摆明着就是莫须有,还怎么让人配合?

这没法儿愉快的玩耍啊,你要指鹿为马,敢情也认真一些才是,好歹说出个子丑寅卯,有鼻子有眼才是。

只是现在,却是轻飘飘一句,当街下跪,喃喃有词,于是就想谋反了,这要说出去,大家信么?

刑科的老爷,这一次打算撂摊子不干了,反正就是不签,随你们怎么样,不服气,那就告御状去吧,大不了这乌纱帽,老子不要了。

其实锦衣卫这边,也是有苦难言,那些读书人呢,读书读傻了,远远朝着建文居住的地方下跪,细声低语,但凡是不傻的,多半知道这些家伙是行的面君之礼,口里念着的,多半也是见过陛下、吾皇万岁之类的话,可是这事儿不能说的太细,太细的话,闹将出去,终究不好。

现在是太平盛世嘛,当今皇上呢,也是文治武功,僧俗人等呢,受这恩泽雨露,欢欣鼓舞,如此大好的局面,以怀念建文,口出大逆不道之言的名义拿人,岂不是笑掉大家的大牙。

可是不抓,一些胆小的人看着没有风险,若是都跑去凑热闹,一个两个还好说,几百上千个蜂拥而去,那可就真的要出事了。

事情无法解决,最后只得报到郝风楼这儿,郝风楼只是看了看,却是摇头,对周司吏道:“建文在的时候,这大明,就真的是太平盛世么?”

第四百八十一章:有朋自远方来

周司吏听了郝风楼的话,只是笑:“建文在的时候,法度朝令夕改,今个儿说要井田,明日又在闹什么唐律,许多衙门,走马灯似地在换,从前的官吏呢,在太祖的时候,尚且还规矩,等到了建文,法纪就开始松弛了,这些人一个个如狼似虎,就像是青黄不接了几十年的狼,个个眼睛都是红的,而朝廷呢,对此也只是不闻不问,每日琢磨着的,就是善待读书人,就是兴学和教化,寻常百姓,日子怎么会好过。”

“再到后来,又说要削藩,惹得天下震动,朝廷要打仗了,就不免寻银子,于是乎,地方官吏以摊派的名义,盘剥更重,即便是京师,这天子脚下、首善之地,亦是不能幸免,两年多的仗打下来,哪个能安生,谁有好日子过,倒是一些文武官员,趁机大发其财,那时候,学生只是个小吏,家境呢,亦是平平,这些东西,看的最是清楚,那几年物价飞涨的厉害,太祖时一石米也就才两千二百钱,到了建文 三年的时候,已是居高不下,足足翻了数倍,要七八千钱了,官府也寻不到什么好法子,既不明令禁止,甚至还有人掺和在里头分利。那建文朝除了读书人一下子水涨船高,有谁得到了好处?倒是当今皇上登基,整肃了一下吏治,虽然不及太祖朝那般雷厉风行,却总算是吏治败坏有所收敛,再加上虽然征了安南,可是天下大体承平,即便偶有灾祸,朝廷政令和赈济也都还算通畅,相较起来,这永乐朝比之那建文朝,日子对多数人却是好过多了,还真有那么点儿盛世的意思。”

郝风楼颌首点头,虽是穿越而来,可是身在锦衣卫,这几年的经历也正与周司吏所言极为吻合,可见这才是事实真相,偏偏那些读书人,却非要制造一个建文朝承平的幻境,不只是如此,即便被人反驳,他们也立即闭着眼睛驳斥,说什么这是因为剿贼不力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