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太监匆匆过来,低垂着头道:“陛下,刚刚传来的消息,荆国公主殿下即将临盆了。”
朱棣不禁一愣,道:“为何提早了半月?”
早产……虽然在后世,这还不属于真正早产的范畴,可是在这个时代已经具有一定的凶险了。
这刚刚送走郝风楼,孩子就要呱呱坠地,朱棣突然觉得有种被命运捉弄的感觉,他振奋精神,又略带几分担心。荆国公主代表的乃是湘王世系,而湘王在诸王之中又最是凄惨,同宗之人听到他都不免要为之扼腕,朱棣要表现对宗室的仁爱之心,荆国公主的文章其实是最好做的,因为其他藩王,你即便赏赐他再多财物,效用也并不大,可是荆国公主身世凄凉,而且一旦提及到她的父亲,便不由让人想到建文的残忍无情,某种程度来说,其政治意义十分巨大,朱棣的小小举动都可能令人有诸多的遐想。
更不必说,荆国公主终究是他朱棣的侄女,也是义女,自己将她拉扯大,她和儿子们不同,儿子们在朱棣眼里,既是骨肉,可同时又可能是隐患和威胁,这个侄女,朱棣永远不必担心,也不必提防,因此平时相处反而亲昵许多。
想到这里,知晓诞子这样的大事一旦遇到难产就可能天人两隔,朱棣打了个激灵,忍不住道:“速速知会坤宁宫,摆驾去郝府,还有……叫人去追郝风楼,让他稍等朕片刻。”
朱棣心里猛地生出一丝急迫感,二话不说,匆匆往暖阁准备去了。
第六百三十九章:离心背德
郝风楼反而没有朱棣接到消息早,这家伙见宫中有内官飞马追来,听到消息,哪里还来得及等天子,直接快马加鞭回家去了。
这一路回去,郝风楼心里不免焦急,这是早产,可和第一个孩子出生不同,一旦出事,那可真是呜呼哀哉,徒呼奈何了,这个时代,即便再富贵,可是有限于医学的水准,这女人生孩子,尤其是早产,都是要闯一次鬼门关的,过得去便过,过不去便是遗憾终身。
因此郝风楼心里早将所有事忘了个一干二净,直截了当地回到府上,府上已是乱作了一团,第一次还好,那是顺产,又有御医候命,大家都有八九分的把握,而这次却是有点听天由命了的意味了。
郝风楼一到,劈头盖脸便问:“公主现在如何了?人在哪里?”
那女婢从未见郝风楼这等吓人的目光,期期艾艾地道:“只是肚子开始绞痛,还尚未生产,御医们已是到了,老夫人和夫人也都在花厅。”
郝风楼并不觉得松了口气,快速到了花厅,见了郝母,郝母脸色很是不好,便连陆妍也是忧心忡忡。
这陆妍本来有些心事,生怕公主殿下以权势压他,喧宾夺主,鸠占鹊巢,不过慢慢相处下来,一方面宫中确认了郝勤民那孩子的世子地位,凌儿的性子虽有些冷,却因为是老相识,家中倒也和睦,这时代的女人争风吃醋是有一些的,可是礼法就在这里,三从四德又深入人心,对陆妍儿来说,自家夫君堂堂锦衣卫都指挥使,又是公爵世子,贵不可言,这娇妻美妾本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与其将来不知哪里来的女人进来,倒不如凌儿这样识大体之人,不但好相处,而且对郝家来说也有许多的帮助,再加上陆妍本就生性善良,哪里经历过什么勾心斗角之事?虽然也有人暗中提醒一些机关算计的事,她有时觉得很有道理,可是真教她去做,她却又做不成了。
因而这时候,她很担心,这是天性使然,自己也生过孩子,知道这生孩子的痛楚和艰辛,不免心中默默祝祷,指望母子平安。
见了郝风楼,一堆子女人便像是寻到了主心骨,郝老夫人唏嘘道:“可是等着你了,本来十月怀胎,掐着日子是下月才生的,如今却提早足足二十余日,哎……御医们来说,未必有太大的把握,极有可能要出事……”
郝风楼有些担心,心情烦躁,却不免要安慰母亲,道:“那御医是不敢把话说满,生怕到时候把话说过了,一旦有个万一,没法儿交代,母亲放宽心,吉人自有天相。”
正说着,宫中的人来了。
门房跌跌撞撞地跑来,道:“少……少爷……陛下驾到……”
一听这消息,郝风楼哪里敢怠慢,连忙搀着郝母会同夫人人等往中门去,郝家一大家子人,未及到中门,便看到天子一身常服,携着徐皇后快步进来,其他的侍卫,都在府外静候,只有几个宫人尾随其后,亦步亦趋。
朱棣脸色很沉,他目中带着几分焦虑,于公于私,他不想出什么差错,私下里,他对荆国公主有几分疼惜和宠爱,虽然不是自家所生的女儿,可是朱棣的女儿不多,因而视如己出。另一方面,荆国公主若是出了差错,不免会授人以柄,到时那些个皇兄弟们又不免传出诸多流言蜚语,说白了,这湘王在宗室之中的意义重大,现在只留下这么一丁点的血脉,断不能出任何的差错。
朱棣一见郝风楼,劈头盖脸便怒斥:“为何不等等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