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页(2 / 2)

……

待念完了圣旨,一切的问题似乎已经圆满,至少所有大家所期待得到的东西,暂时都得到了满足。

而徐太后已长身而起,她顾盼殿下诸人,终于开始说话:“皇帝驾崩,哀家悲不自胜,奈何祖宗基业托付哀家之身,不敢懈怠,这遗诏,诸卿接了也接了,唯有强忍悲痛,解决眼下社稷危局,如今哀家已传懿旨,命郝风楼带兵入京,又传旨意,火速往谅山安抚平南王,方今天下,因战争四起,早已苦民已久,唯有立即停战,方能使民休息,这是善政。诸卿以为如何呢?”

眼下还能以为什么,那郝风楼都已经带了兵进来,生米煮成熟饭,自然是大家乖乖遵从旨意才是。

黄淮忙道:“圣后此举,利在千秋,老臣深以为然,郝家父子,有功于国,理应厚赐,方可嘉许其忠义。”

第八百七十一章:谁和你讲道理

郝风楼已经带兵入京。

迎接的官员郝风楼并没有理会。

一切,在事先,协议已经达成,可是这并不代表,郝风楼愿意接受眼下的结果。

他当然知道,那朝中所有人的盘算,他们想要的,不过是妥协之后,再将郝家父子,撇到一边而已。

就比如那位定国公,这厮做起奸细,实在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是这个世上,不会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无缘无故的恨,从一开始,徐家就不曾想着让郝风楼白白占便宜,他们为的,也是自己。

而接下来,真正麻烦,其实才刚刚开始。

浩浩荡荡的谅山军,随着郝风楼进入朝阳门,旋即郝风楼下令,就在这瓮城里暂时休整,他们将所有的明军全部驱开,而郝风楼,也没有被官员请到从前郝家的宅子里安居,不是信不过,而是要表明郝风楼的一个态度。

郝风楼就在这里住下了。

紧接着,先是一个太监前来请郝风楼入宫。

郝风楼看着这太监,理都不理,只是慢悠悠的道:“我昨晚做了一个梦。”

这太监忙道:“不知殿下做了什么梦。”

郝风楼道:“梦到有人绑了我入宫,去做太监,给人端茶倒水,就好像夜壶一样,想拿出来用,就拿出来用,不想用的时候,又觉得本王臭气熏天,于是一脚踹到一边。公公,你说,这做太监多可怜来着,所以嘛,我梦醒之后,浑身大汗淋漓,既觉得对不起祖宗,又觉得委屈了自己,于是本王举一反三,今晨拷问自己良知,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公公想知道,什么结论么?”

这太监顿时汗颜,偏偏无可奈何,只得咂舌,道:“还请殿下示下。”

郝风楼慢悠悠的道:“得出的结论就是,本王这辈子,看来是伺候不了人啦,天性就是如此,不喜欢给人抬轿子,若是有人将本王当作是轿夫或者是夜壶,嘿嘿,那么本王宁愿,鱼死网破,我来,既不是做太监,心里纵有千般委屈,也要委曲求全。也不是轿夫,专门给人抬轿子的,所以,入宫?不去!我脾气不是很好,惹得急了,带兵去倒是可以的,反正就是不做磕头虫。”

那太监倒是实在,他惹不起郝风楼,索性回去复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