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页(1 / 2)

“我想你那个答案,和我真正的理由完全不一样。因为我的答案,只有一个,德国不会真正和我们一条心。有这一点就足够了,既然不是一条心,解盟就没有太大的意义,既然目标都是相同的,心照不宣便可。”看到所有人还是一脸的疑惑,陈绍解释道:

“希特勒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这点就连我也十分佩服。但他不是一个合格的战略家,心中有太多的猜疑,也有太多的想法。其结果必将导致其后期面临失败。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不选择和德国结盟。我这不是个人情感,而是我不想把中华绑在一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轨的列车上。”

其实陈绍还有一句话没有说,那就是:我已经尽力想去纠正希特勒的错误,可结果让人心寒,希特勒竟然反过来算计,就算主官意愿再强烈,我也会让步于客观。

陈绍说出的话很简单,德国今后会面临失败,中华不可能一起和德国面临失败。

“陛下,你是认为德国要败了?那不是我们要面临整个世界的压力。”陈福钦不管政治上的弯弯绕绕,不过他从陈绍的话语中听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德国会失败。

“面临失败,不是一败涂地。德国就算后期失利,只要有我们在,德国的结果不会很惨就对了。”陈绍并没有解释太多。他的想法很简单,德国不能败,因为德国一败,中华面临的将是几千万盟军大部队的合围,到时候,常规战场上,中华将很有可能淹没在盟军大军攻势下。

“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现在摆在我们眼前的事情还有很多。冬季即将结束,北方战场打仗随时都会打响。朝鲜的日本关东军,已经快被消灭了,接下来我们要面对的将是,两百多万的装甲力量。在北方,已经集结了超过三万辆坦克,数不尽的装甲车和飞机,这也许会是一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世纪装甲大战。”蔡锷突然走到地图前,他对欧洲战场不关心,即将发生在眼前的战斗,才是中华最关键所在。

“攻朝计划进行了多久了?”陈绍点点头。

“已经过去了二十天,距离陛下给予的时间,只有十天了。”蒋百里起身说道:“目前第十四集团军,已在十天前全线推过了三八线,进攻到釜山了。朝鲜已经解放了90的土地了。”

“这些我已经知道了,昨天张自忠将军给我发来电报,询问是否直接攻占对马岛。这件事你们怎么看?”陈绍开口道。

“我看可以,一旦我们将朝鲜全境占领,那对马岛就是我们嘴边的一块肉。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完全控制对马海峡。”其实蒋百里自己也有这样的想法。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陈绍点点头:“等下就通知张自忠,同意攻占对马岛的计划。现在我宣布。”

众人顿时起立。

“我宣布,执行第一期战争动员令,三个月内,召集五年内退伍士兵,成立第三线部队,以应对今后变幻莫测的战争局势。”

五年,就是五百万,也就说,中华的兵力将会在三个月后,突破千万达一千两百万左右。

第五百九十六章 残暴统治

结束会议后,还没有等陈绍走出会议室,王杰便一脸阴沉的走进来,手里紧紧拽着一份报告,这份报告来至攻朝部队前线。

当陈绍疑惑结果电报,看完电报内容后,他的脸色也不比王杰好多少。因为报告的内容让他想起了很多很多。

日本在朝鲜统治时期,男子14岁以上40岁以下一律服兵役,有违抗或反日行为者,杀其家属及保人。

他们在广大村镇实行保、甲政策,即以区为单位组织保,设保长;以村或数村为单位组织甲,设甲长;10家为一牌,设牌长。

让土豪劣绅充当保、甲、牌长。

保、甲、牌内各户相互监视,实行连坐。

倘若一牌中发现有一户有反满抗日活动,或者与抗日游击队有联系,就要株连牌内其他九家,叫做“十家连坐”。

当年日本东方会议上,首相田中义一的《田中奏折》就表示,日军计划侵占东北的目的之一是把东北变成他们扩大侵略战争的资源补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