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页(1 / 2)

或许是没有经历长坂坡之乱,而活的长久一些吧。刘正心中想着,面上道:“进来说话。”

“嗯。”简雍点头,吩咐了身后的诸位随从后,随着刘正进入了府内。

两人到了书房对坐,刘正从简雍那里了解到甘氏薨是在刘备引大军出征益州之后,这一会儿,估计刘备也还刚刚接到消息。

“大王目前进度如何?襄阳又是谁在守卫?”对刘备御驾亲征,刘正的心中有些准备,却关心荆州的防务,毕竟荆州北连曹操,东联东吴。

“目前,云长留守襄阳,诸葛亮处理政务。子龙在南郡,江夏依旧是文聘将军,各位将军各司其责,还算稳妥。大王以徐庶谋主,令马步军八万,号二十万出白帝城,往西,这会儿估计已经到了巴郡了。翼德则领兵一万,出长江,沿水路与大王齐头并进。”简雍一口气,简简单单的解说了下襄阳的情况。

“徐庶有大才,但却从未经历过大战,未免有些稚嫩,要想兵入益州,还得需要一人谋主。”刘正沉吟了片刻道。

对关羽守城,刘正是松了口气,也有些忧虑。目前来说,楚国明面上的大将,就是自己与关羽了。而且关羽的能力也是有的。而且挺强悍。但是这例子一开,估计将来刘备称帝于成都,襄阳的防务,还是会交给关羽。这就可惜了。

读三国志,知关羽是刚愎自用,性喜爱庶民而骄于士大夫。坐领荆州没几年,就把有势力的太守,士人给得罪了个遍。白白的成就了陆逊的一番威名。

算了,这事儿还是将来仔细谋划吧,反正早已经在江夏埋了一课棋子,防备东吴了。不急。

最后,刘正想到了当年推荐去了江夏,曾经刘表第一将的文聘。此人,才是刘正心目中的守卫荆州的最佳人选啊。可惜非刘备嫡系。

“何人?”简雍心下一喜,他亲自来汉中的原因,一是为了庆贺刘正得了汉中,二也未尝没有,借刘正智慧,让战事得以顺利的心思。要知道,现在刘备的兵力差不多都到了巴郡了。但沿途遇到的抵抗,也很是损失了些许兵马。

整个大军的士气也微微下挫。留守襄阳的关羽,诸葛亮急啊。知道刘正平定汉中的消息,在大吃一惊之后,就拍板让简雍过来一趟,求教来了。

“法孝直。”刘正开口道。心里忽然闪现了法正的身影,此人乃天纵之才啊,可惜在成都时,没好机会与他接触,不然忽悠一下,成了老子的坐下臣,那就发达了。

“法正?就是那个出使襄阳,把刘璋给卖了的人?”简雍皱着眉头,好半天才记起了法正整个人,问道。

“不要小看了他,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别看诸葛孔明在文治方面超人一等,能出其左右的不多,但要论到谋略,将略,法正才是南面第一。”刘正见简雍眉头深皱,心中有些好笑,法正可是刘备的辅翼,可以说有了法正,才有了刘备三分天下蜀国基业。

不然,历史上靠着三分之一的荆州,刘备别说是称帝了。不被灭掉已经幸运了。

“喔,记起来了,那法正就是操德所说的,当世没被曹操,孙权所用的五贤之一。”简雍见刘正郑重,脑子里忽然闪现了当年刘正举荐五贤的情况,恍然大悟。

“可请大王亲自修书一封交给法正。法正若愿意,施计策从成都脱身,去大王营中为谋主,益州可以说是平定了大半。”刘正笑道。

益州早些平定,对楚国来说是很重要的。刘正不吝啬的抛出法正也是如此。

“嗯,待会我立马派人去回襄阳。”听刘正三番五次的重申法正的重要,简雍心中的一点怀疑当即烟消云散。郑重回复道。

刘备那边缺乏谋主,而不能快速推进的事情,因为刘正的一番无私举荐而得以平息。简雍松了口气。

汉中的防务有刘正这个名将顶着,他有些插不上嘴。于是与刘正交谈了几句之后,就起身告辞了。

来汉中的目的已经基本达到了,接下来就修书往襄阳,让诸葛亮赶快派人去请法正了。

“还请宪和留步。”只是,刘正忽然拦下了简雍,简雍面色疑惑的回声看着似乎面有难色的刘正,问道:“操德还有何事要我转达襄阳那边的吗?”

目前正值战争,刘正面有难色,简雍理所当然的认为是战事上的问题。而且,这在简雍心中早有准备。

他口上说说,刘正能守住汉中。其实心中还是有些不安的,毕竟曹操数十万,刘正只有两三万,而收降了的汉中兵则不在简雍的考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