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页(2 / 2)

“连长!”马克思以对讲机里回答道:“我军炮兵阵地现在正在侧后方……如果用炮火封峡谷的话就很有可能会打到我们自己的阵地!”

闻言我不由一愣:他妈的,这后方到底是怎么指挥的……咱们这攻占581高地目的就是为了封锁越鬼子后勤补给线嘛,用炮火封锁峡谷这应该是常识,应该是早就做好准备定好坐标才对,怎么还会出现这个问题。

后来我才知道……上级给炮兵下的命令是:“为穿插至581高地的二连提供炮火支援做准备!”。既然要为581高地提供炮火支援,那就应该尽可能的避开炮火死角……于是炮兵部队就机动到侧后以便能打到更多的地方。

从这一点来看,这时代我步炮之间的协同和沟通还是有很大的问题的,比如这下就出现一个严重的战术分歧。

看着那一辆辆坦克加足了马力通过峡谷,我就朝对讲机里大叫一声:“管不了那么多了,全体都有,进坑道!命令炮兵马上开炮!”

“是!”马克思应了声,当即就让通过步话机下达了开炮的命令。

我们十几个人才刚刚在坑道里躲好,就听到空中传来一片“呜呜”的啸声,紧接着就是一阵剧烈的震动和爆炸……这些炮弹可不像之前越鬼子打来的那些迫击炮弹,它们就像是一个巨人拿着一把大锤不断的敲打着这581高地,一下一下,又一下……只震得我们坑道里的沙土不断地往下掉。

可以想像,这炮弹在附近炸开都会有这么大的威力,如果是直接命中坑道的话……只要一发就够了,怎么也得让它给震死或是活埋在里头了。

因为有可能会对我们自己的坑道造成破坏,所以这次炮击仅仅只持续几分钟……炮声一停我们马上就从坑道里探出身子去。

好家伙……这一通炮把刚刚开出峡谷的几辆坦克给打成了一片废铁,其它坦克也被堵在峡谷里无法动弹。

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随着我一声令下,战士们操起手中的武器就朝下方扣动了扳机……当下就有几枚火箭弹带着啸声朝越军坦克飞奔而去。

火箭筒这玩意虽说命中率不高,而且我们距离峡谷的直线距离少说也有四、五百米远超过了火箭筒的射程,但咱们是居高临下,十几个人共带着七具火箭筒,且瞄准的都是同一辆坦克……于是这就形成了一个火箭弹组成的弹雨,接着果然就有两枚火箭弹十分“幸运”的击中了那辆坦克,接着就是“轰轰”的一阵爆响,那辆坦克很快就冒出了一片火光。

要知道……坦克装甲最为薄弱的位置就是底部和顶部,原因是这两个位置难得会遇到敌人的攻击,所以就算是t62的顶部装甲也只15到30,那被火箭弹击中哪里还会有不被击穿的道理。

但我们也只来得及击毁一辆坦克而已,越军坦克上的高射机枪很快就朝我们打来了成片成片的子弹,使我们根本就无法探出头去射去。

另一边,马力很强的t62很快就开了上来开始清障工作:将一辆又一辆的坦克残骸推往路边……

第六十二章 反坦克导弹

如果仅仅只是越鬼子的坦克部队发现了我们也还好……我们的位置相对于越军坦克部队来说就是棱线位置,任他们高射机枪火力多猛也很难打到我们,我们只需要换一个位置然后再探出头去打上一堆的火箭弹……如此周而复始,越军坦克部队也拿我们没办法。

但战场上的事不会这么简单……越军第五步兵师是由美国佬训练的部队,他的特点就是各兵种之间的协同和配合做得很好。

就比如现在……坦克部队很快就通过无线电把遇到拦截的敌情甚至是我们的位置都报告给越军其它单位……于是我们就惨了,首先是正面的几辆美式坦克立马调转了炮口和枪口朝我们打来,接着正在冲锋的越鬼子也不顾一切的架着机枪朝我们打来了成片成片的子弹……这些还算好了,没过一会儿又打来了一大片的迫击炮炮弹……

这一来我们所在的这个位置就热闹了,子弹、炮弹满天飞,周围到处都是爆炸声和子弹、弹片破空的尖啸声……咱们就别说探出身去打坦克了,就连进坑道的机会都没有,全都被压在战壕里连头也没办法抬。

其实应该说……这一会儿我军的火力本来应该是占上风的才对。

步兵吧,我军人数虽然比越军少得多,但我们拥有大量的武器弹药,尤其是那两具榴弹发射器,使我们在这个局部地区的火力远大于正面的越军。要知道这榴弹射程远、射速快、杀伤范围又大,而且我们又是居高临下,所以用其压制高射机枪之类可以说太好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