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页(2 / 2)

萧莫闻言赶紧答道:“会皇上,夷州以及琉球,甚至扶桑,皆乃我安朝之国门。朝廷久不闻此三地,致以三地荒芜了田地,成了不毛之地。臣如此为之,是为三地百姓谋福,同时也是找到合适的人选,来为天子守国门……”

“为天子守过门?”赵权眉头一皱,然后说道:“当今天下,朕心中之患,唯有北方辽国,东海之上,那些不毛之地,实在是不足为患吧?”

萧莫摇摇头,说道:“皇上,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天下之下,只怕是皇上也无法丈量的,海商们出海一趟,数百日不得回,也不敢说到遍了这天下各处。所谓山外有山,海外还有海,真不知道几万里也,所以臣才让郑家守夷州,让钱家守琉球……至于扶桑,臣打算北方大定以后,便向皇上请旨东巡……”

“先别东巡了……”赵权面无表情地说道:“辽国勇猛如斯,朕当如之奈何?”

赵权说到了这里,便鼓励似的看了萧莫一眼。

萧莫明白了,前面赵权扯那么多,其实根本没有怪罪萧莫的意思。萧莫赶紧顺着赵权的话说道:“皇上之忧,便是萧莫之忧,辽国纵然强大,却也不是无敌之国。据臣知道,辽国内有辽国之患,又兼朝堂中皆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之辈,实在是外强中干……”

“外强中干?”赵权冷笑一声:“外强中干,好一个外强中干!但是偏偏子衡口中这个外强中干的辽国,却数次打败我朝大军,让朕一生抬不起头来……”

“皇上!”萧莫制止了赵权继续说下去,因为萧莫知道,赵权继续说下去,肯定不会有什么好听的话。这一次赵权亲征辽国失败,对他的打击确实不小,萧莫自然不能让赵权说出了什么泄气的话再开口了,那样的话萧莫又得多花费一番功夫。

于是萧莫说道:“皇上,臣居庐州期间,尝北望太原,也知道辽军之盛,但是辽军战胜之后,久不敢进犯太原,便说明辽东之祸不小,臣斗胆请命,前往太原,辅助李元帅,定能北定燕幽!”

赵权瞄了萧莫一眼,然后说道:“但是李准和朕说,他兵败之后,已经无脸再为元帅……而且三军士气也在太原一战中跌落到了谷底,李爱卿说,再以他为帅,只怕士气将会依旧低落。所以他愿意自降官职,希望朝廷另外挂帅……”

说罢,赵权看向了赵合,问道:“皇弟认为朕该让何人为帅?”

赵合想了一下,然后对赵权摇摇头,说道:“皇兄,自梁老将军以后,将门无人矣……”

“是啊!”赵权悠悠地说道:“将门无人……”

萧莫想了想,然后说道:“太子殿下,可以为帅!”

赵权白了萧莫一眼,说道:“不行,太子不能离京……朕后室只剩下太子一人,不能有失!”

谁说赵权的心里对赵子继不在乎来着?赵权他自己都知道他的后人只有赵子继一个人了。

于是萧莫想了想,然后说道:“枢密使曹刚如何?”

“曹刚……”赵权沉吟了一下,然后对萧莫反问道:“曹刚为帅,李准为副帅?子衡你觉得可行么?”

是啊……让曹刚位居李准的头上,这让李准三朝首辅的面子往哪里摆?

太子也不行,曹刚也不行,还能有谁?

萧莫无语了,真想对赵权说一句:“你看,现在没人用了吧?让你以前对武将不重视,对杨家说杀就杀,不然的话,现在还愁找不到人挂帅?”

当然,这样指责赵权的话,萧莫自然是不敢说的,只能在心中埋怨一句。

后来赵权见萧莫不说话,便试着问道:“子衡,朕先前说过,待你孝期满了之后,便让你与公主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