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过头,张辽看向刘璋,却发现自己一点也看不透这位主公。他只知道这位主公很厉害,年纪轻却官高权重,可由晋阳的变化可以看出,刘璋的官高权重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最起码,在这一刻,张辽庆幸自己选择了刘璋。
当然,若是吕布等人也能在刘璋麾下效力就更好了。不过,张辽不知道,就算吕布想投奔刘璋,刘璋也不一定敢收。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曹操的胆量,明知道吕布号称义父杀手,还想将吕布收归麾下。
郭嘉、戏志才、刘晔三人知道刘璋回来了,立刻前来迎接,顺便把并州近半年来的情报、政事送到刺史府,毕竟刘璋才是真正的并州牧。
洗刷完毕的刘璋,把郭嘉等人送来的政事、情报往书房一丢,来了一句:“你们办事,我放心!”,便将三人拉去喝酒了。
就这一句话,便让郭嘉三人半年来的劳累都烟消云散,甚至充满干劲。想想也是,凡是有志向,有抱负的人,都想尽展胸中才华,而郭嘉三人皆是这样的人。有什么能比主公信任,还能展示才华,更让他们兴奋的事呢?
话虽如此,但刘璋还是在次日,把郭嘉等人送来的东西,仔细看一下,并不是不相信他们,而是想找出其中可以改善的地方。虽然刘璋的才华不如郭嘉三人,但他好歹来自于后世,一些后世的方法,还是值得使用、借鉴的。譬如说:以工代赈,摊丁入亩,还有屯田……
回到并州的刘璋,那才是真正的逍遥,在这里,可没有谁敢违背他的话。当然,刘璋也不会下一些无理的命令。既然并州政务已经上了正规,就让它继续下去。当初刘璋看中并州,正是因为这里民风彪悍,世家大族稀少。就算搞一些改革,也没有多大阻力。不过,有一件事,刘璋还是有些发愁,那便是关于兵器制造的问题。
不得不说,当初在幽州找到的老铁匠,的确是一个能人,他似乎有一种超越汉代科技的炼钢方法。实际上,老铁匠用的是一种名为‘炒钢’的炼钢方法。这种方法因在冶炼过程中要不断地搅拌,好像炒菜一样而得名,是迄今世界上,年代最早的炒钢冶金技术。在西汉早期,我国就已发明和广泛应用了。
不光是炼钢,老铁匠还会一种折叠锻打的方法,打出来的钢刀上有缎纹,好像又叫百折钢。只是很可惜,在东汉末期,无论是百折钢的打造,还是炒钢法,知道的人都不多,更别说使用了!
第一百四十五章 匈奴乱强盗刘璋
英明的君主,一向是人尽其才,刘璋也是这么做的。为了让炒钢法和折叠锻打法不再失传,刘璋找了一票学徒,去向老铁匠学习。当然,说是学习,其实是打下手。古代的师徒犹如父子,老铁匠也够严厉,整的那一票学徒嗷嗷叫,可学徒们的锻造技艺,在老铁匠严厉的管教下,突飞猛进,故而学徒们对老铁匠,岂是一个服字了得!不过,刘璋一直都没搞清楚老铁匠的身份,只知道他姓郑,至于来历,就连老铁匠的儿子都不知道。
老铁匠从幽州到并州,一直尽心尽力,刘璋也不苛责其他。唯独让刘璋有些郁闷的是,他不知道是否应该在并州,设立制造兵器的作坊。并州地处边境,现在有刘璋坐镇,故而比较平静。万一有一天,刘璋将治所搬到长安或者成都,这兵器作坊放在并州,肯定不安全。
最后,在戏志才的建议下,刘璋在龙山附近,文水支流,建了一座小型作坊。对此,老铁匠十分不满。由于刘璋派了大量学徒,老铁匠手下已经近千人了。作坊太小,明显有些挤!可刘璋建议,让工匠们分两班,甚至是三班,就可以日以继夜的打造兵器了。至于老铁匠,只负责检验兵器质量和技术改造,这才让老铁匠转怒为喜。
铁匠们加班加点,并州军队立刻大量换装。原本大汉朝庭发的制式装备,都犹如破铜烂铁,被丢在仓库里。可刘璋并没有把这些装备丢弃、销毁,说不定以后还有用呢!当然,这里的装备也包括铠甲。
像鱼鳞铠,原本镶的是铜片、铁片,现在都换上了钢片,不光坚硬了很多,还轻便了不少。就连张飞等将,也舍弃了皇帝发的铠甲,换上了并州产的铠甲。不过,张飞等人的铠甲,都是特制的,不光镶了两层钢片,还有两层牛皮。
原本,关羽一刀能将十余副叠在一起的铠甲劈碎,赵云一枪也能捅穿十几副铠甲。而并州特制的铠甲,赵云就算用尽全力,也顶多刺穿六副,关羽竟然只能劈开三副。当然,这并不是说,关羽不如赵云,而是用枪捅比用刀砍省力。
当然,普通的铠甲达不到这种防御,但比起以前朝廷发的制式装备,强了不是一星半点。而且,由于刘璋在打造铠甲的时候,提出了流水线作业,又统一了度量衡,就算铠甲劈坏了,上面的铁片也可以重复使用,给刘璋省了不少钱。
说到钱,刘璋又有些头疼了。张世平和苏双费尽家财,给他换了两千万石粮食,这还没过半年,竟然用了一半。虽然年末的时候,百姓都上缴了一部分,但还有大部分是因为以工代赈发掉的。加上打兵器、练新兵,处处都要钱,刘璋巴不得有人给他送钱!可惜,就算是糜家,也顶多资助刘璋一点,根本是杯水车薪,于是刘璋便计划着,去匈奴抢劫了!
说实话,做刘璋的邻居,真的很倒霉。乌丸人不知好歹,想抢劫刘璋,谁料刘璋做的比乌丸人还狠,直接跑到乌丸王庭乌桓山,狠狠的抢劫了一把。可以说,刘璋的第一桶金,是乌丸人送的。
刘璋靠着抢劫发家致富,自然不会正正经经的做生意。乌丸抢过了,还有匈奴人、羌人!羌王北宫伯玉只是路过并州,就被刘璋送到洛阳去换东西了,现在生死未卜。而羌人大部分在凉州,刘璋总不能越界做事,毕竟他还归大汉朝廷管着。于是乎,可怜的匈奴,就变成了刘璋的目标。
当然,这也是匈奴人自找的,谁叫他们从大汉开国之初就不停的抢劫汉人。白登之围,匈奴人还羞辱了高祖。虽然在刘璋心里,并不怎么瞧得起刘邦,但刘邦好歹是他的祖宗,他也能借刘邦的名头说说事。谁让汉武帝说过:虽九世复仇,犹未晚也!
正当刘璋准备出兵南匈奴的时候,一条奏报让他无奈的打消了主意。南匈奴单于羌渠,派其子于夫罗,帮助刘虞收拾张纯、张举!这下敌军变成了友军,刘璋便不好下手了,否则朝廷里那帮御史又要让他不得安宁,他可不想在这个时候,被皇帝叫进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