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颜良、文丑及袁尚的护卫下,袁绍跑了十余里,突然有两支人马从转角处杀出,赫然是关平、黄叙。若是平时,颜良、文丑遇见二人,早就将他们斩杀了!可现在袁军溃败,颜、文不敢逗留,只能护着袁绍撤退。关平、黄叙趁势在后掩杀,杀的袁军血流成河。
又行了十余里,袁绍稍微松了一口气,还没等他安心,又有两支人马杀出,为首之人却是甘宁与张辽。袁绍认不识张辽,却识得甘宁。为了不被二人拖住,他赶紧率部往旧寨而去。
来到旧寨,天已经亮了。奔逃了一夜的袁绍,又饥又渴,他胆战心惊的命士卒埋锅造饭,不想张郃、周仓竟来冲寨。郁闷的袁绍欲率兵抵挡,可想想身后紧追不舍的徐庶大军,他只好放弃大寨,直奔苍亭。
可惜,袁绍还没逃到苍亭,张飞、马超又杀奔而至。前有拦路虎,后有追兵,袁绍大呼一声道:“诸将若不死战,我等遭擒矣!”
颜良、文丑作为袁绍的亲信大将,自然要为袁绍搏得一条生路,二人一咬牙,分别冲向张飞、马超。一夫拼命,万夫莫当,虽然张飞、马超的武艺比二人高,但二人开始拼命,却也不是张飞、马超短时间能拿下!
“父亲快走!”见张飞、马超被拖住,袁尚护着袁绍杀出重围,身后的刘璋军紧追不舍。见袁绍越跑越远,张飞、马超大怒,二人奋起兵器,不要命似的往颜良、文丑身上招呼。颜良、文丑毕竟比二人差一点,没一会就被打的遍体鳞伤。
“走!”颜良、文丑实在挡不住了,转身便逃,连方向都没有找对,张飞、马超的目标是袁绍,自不会去追二人。
徐庶统帅大军,汇合诸将向袁绍逃跑的方向追去,眼看就要追上了,前方却出现了十几万大军。原来是袁谭、高干、袁熙听说袁绍又与徐庶交战,便率军来援。可惜,由于袁尚作梗,他们没能及时得到消息,等他们率兵赶到,袁绍已经中伏兵败!
两军遭遇,再次混战了一番,各自收兵回营。可是这一次,袁绍的兵力完全逊于徐庶,差点就被击溃。混战中,袁绍的三子一甥身受重伤。待徐庶退去后,袁绍与他的三子一甥抱头痛哭!
“噗……”袁绍哭了半晌,突然嘴里喷出一口鲜血道:“我纵横半生,经历大小战役数十场,不想今日败得如此狼狈,不仅损兵折将,连颜良、文丑也不知所踪,恐怕二人凶多吉少!我儿,你们各归本州,再整兵马,我要在邺城下,与刘璋决一死战……”
第三百四十章 父病危二袁争位
西楚霸王项羽勇悍若斯,遇见十面埋伏之计也得兵败,更别说袁绍了。几个月内,袁绍被贾诩打击到连吐几口血,回到邺城便一病不起。不过,贾诩并没有趁势进攻,因为拿下冀州,那冀州百姓就归刘璋负责了。
广宗城被烧,袁军军粮损失殆尽,袁军士卒到处劫掠百姓粮草,很多活不下去的百姓,都跑到了刘璋治下。据情报,贾诩得知长安存粮严重消耗,而晋阳的粮草都是军粮,谁也不敢擅自分发给百姓!
虽然粮草不够用,但贾诩深知刘璋的心思,他没有置冀州百姓不顾。徐庶在苍亭大胜,兵锋直指邺城,贾诩命其,将麾下军队化为小队,绕过邺城巡视冀州。凡是发现军卒抢掠百姓,一律杀无赦!
百姓都是有良心的,谁对他们好,他们就拥护谁。秋毫无犯的刘璋军与如同盗匪的袁军一比,冀州百姓心中立刻有了计较。一些受兵匪之患比较重的郡县,竟有乡老来请刘璋军接管。不过,担心粮草的不够的贾诩,很客气的谢绝了乡老的请求。
乡老们带着失望离开了刘璋军大营,他们真的很希望刘璋能接管冀州。要知道,冀州与并州相邻,而并州是出名的穷乡僻壤,冀州却是一等一的富庶上州。可是,自从刘璋接管了并州,冀州人突然发现,并州人竟然富裕了起来,这让作为邻居的冀州百姓羡慕不已。
孔子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贤者,自古都解释为德才兼备的人。实际上,也可以说成优点!冀州百姓看见并州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甚至超过了自己,他们岂能不考虑原因?再加上刘璋与袁绍对待百姓的态度,以至于除了世家大族,冀州百姓都开始往刘璋这一方靠拢!
当然,其中也有贾诩等人的功劳,他们让手下的情报人员渗入冀州。一些原本就是冀州出身的情报人员,在本地还有亲人、乡邻。这些人回到家乡,把刘璋辖下政策一说,一传十,十传百,若非古人安土重迁,说不定在很早以前,冀州就出现百姓大逃亡了!
对于情报人员的宣传,自有百姓不信。要知道,汉末诸侯混战,农税非常沉重。十税五六已是平常,像曹操的军屯、民屯更是苛刻。若说起历史上的三国群雄对百姓的态度,袁绍治下可以说是生不如死,曹操治下勉强过活,只有孙权治下略好一些,毕竟江东地广人稀,人再多一些,还能去交州!至于刘备,前期还好,有刘璋打下的底子,后期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面有菜色!
刘璋麾下的情报人员入冀州宣传,袁绍自然命人打听过刘璋的政策。只是袁绍十分不解,刘璋花了那么大力气,把治下世家大族的土地都没收了,分发给百姓。在农税上,刘璋却只根据农田的肥沃程度,收三十税一到二十税一不等。这么低的农税,刘璋如何养兵。
其实,不仅袁绍不解,就连刘璋麾下众人,在刚开始的时候也很不解。自古以来,君主都希望把百姓束缚在土地上,以至于太过依赖土地,甚至产生了思维定式!却不知,土地只能养活人,却无法使国家富强!刘璋将世家大族的土地收归朝廷,并不是想用土地发财,而是想让百姓有田可种。
百姓人人有田种,自然人人有饭吃,但凡能活下去,就不会有人造反。百姓安稳了,税赋、兵源也随之稳定。内部安稳,才能迎击外敌,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恰似其理。只不过,人人都懂大道理,却不知道该怎么做!
贾诩的前期宣传,刘璋军士卒的秋毫无犯,让袁军的处境越来越窘迫,甚至一些袁军士卒,在家里父母兄弟的劝说下,都开始脱离军队。不能脱离者,便偷偷逃走。相持一月有余,袁军光斩杀逃兵就有千余!
袁绍比曹操大了好几岁,比刘璋更是大了近二十岁。已经五十多岁的他,连续几次战败吐血,再听说冀州百姓多数支持刘璋,一口气没上来,差点归西。虽然没死成,但据医者说,他已经病入膏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