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页(1 / 2)

“这……”辛毗有些犹豫的说:“不会吧!”

“佐治,我看你诚心投靠才说的,若你不信,我也没办法!”刘璋对自己人一向极好,他自不会看着辛毗全家死光!当然,若辛毗不相信,他也没办法,他总不能派人去邺城接人吧!他若能派人入邺城,邺城都已经被攻下来了!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辛毗一咬牙道:“多谢冠军侯提点,在下明白了!请您等我的好消息!”

待辛毗走后,刘璋叫来了贾诩、徐庶,二人都是智谋之士,一听就知道辛毗之计可行。得到二人的赞同,刘璋率兵渡河。袁尚得知刘璋来攻,赶紧回救邺城,并让吕旷、吕翔断后。袁谭一直在等待消息,当他得知袁尚退兵,立刻率兵追击。可惜,吕旷、吕翔并不是袁谭能够抵挡的!

又一场大败,倒霉的袁谭竟被吕旷、吕翔截住了!看着昔日父亲手下的大将,袁谭不住讨饶,而吕旷、吕翔也感念袁绍之恩,便想投降袁谭。若袁谭聪明,自然会收下二人,可为了表现自己是真心投降,他竟让二人投降刘璋!

看着吕旷、吕翔跪在自己面前,刘璋心中大笑不止,就这种智商,不愧是袁绍的儿子。不过,刘璋也知道,历史上的袁谭也干过这件事,只是当时是曹操,现在是他而已。好好褒奖了袁谭一番,刘璋并没有什么实质的奖励,他毕竟不是曹操,曹操有女儿可以许配给袁谭,哪怕是名义上,他却没有!

回到自己的军中,袁谭越想越不是滋味,两员大将竟然只换回几句褒奖,他立刻将郭图叫来商议。郭图是小人,他把天下人都当作小人,以为高官厚禄便可以收买吕旷、吕翔,竟让袁谭刻了两枚印信送给二人,并许以厚利。

吕旷、吕翔虽然投降刘璋,但他们其实是忠义之人,哪怕他们一直在袁尚麾下效力,却以袁绍为主公。袁绍死后,三个儿子相争,吕旷、吕翔并不想参与兄弟倪墙,所以在袁谭的劝说下,才选择投降。只是没想到,袁谭竟然让他们投降刘璋。

古人忠诚,一旦选择了主公,就不会轻易背叛,视主公的优劣程度,有些人甚至会生死相随。吕旷、吕翔虽然没忠心到生死相随的地步,但也不是两个印信与高官厚禄能打动的!二人收下印信,立刻上缴给了刘璋。刘璋本就没打算放过袁谭,如今更有杀之的理由了!

第三百四十四章 兄弟争祸及他人

袁谭自以为能拿捏住吕旷、吕翔,便十分放心的与袁尚较起了劲。他也不想想,就算吕旷、吕翔心向他,二人又凭什么威胁刘璋?且不说天天站在刘璋身边的典韦,就说刘璋的武艺,也不是二吕可以对付的。

说起来,还是刘璋聪明,他接受了袁谭的投降,便利用袁谭的身份、地位,将刚抢到手的常山、巨鹿等郡收纳掌中。见袁谭都投降了,一些负隅顽抗的袁氏老臣,立刻交出郡县,归隐而去。

对于这些世家出身的人,刘璋也不挽留。在他们临行前,刘璋还命人送了一些关于辖下政策的小册子,希望他们能够遵行。很多世家大族看完刘璋的政策后,立刻选择搬离冀州。至于顽抗到底的人,刘璋会让贾诩带着张飞、马超上门去谈!

袁谭玩命的与袁尚相争,刘璋却在后面出工不出力,还不停的接收冀州郡县,袁谭自是敢怒不敢言,却在心中将刘璋斩杀了数千回。只可惜,袁谭不会用意念杀人。

得知刘璋兵至,袁尚顿时慌了手脚,审配、逢纪作为他的谋主,自然要为他出谋划策。来往联系之后,袁尚留审配镇守邺城,却与逢纪往平原攻击袁谭。虽然袁谭对刘璋的意见很大,但袁尚此来可是要他的命,他赶紧向刘璋求援!

说实话,若袁尚一直呆在邺城死守,刘璋倒有些头疼。毕竟邺城是袁绍的老巢,十几年的修缮可不是盖的。那高大厚重的城墙,就算用霹雳车砸,都不一定有用。当然,若左慈能把火药搞出来,并造出有杀伤力的炸药,或许能把邺城城墙给崩了!

不过,没有火药和霹雳车,并不代表没有主意。贾诩站在刘璋身边,小眼睛滴溜溜直转,他心中早就有破邺城的主意,只是担心刘璋不同意,故而一直没说。可他并不知道,他想到的主意,刘璋也知道。

刘璋自不会支援袁谭,他命袁谭拖住袁尚,并让徐庶率部去收复邯郸,而他自己却率兵往邺城而去。邺城上,审配看着源源不断的刘璋军,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虽然邺城城高池厚,但作为冀州人的审配,岂能不知道它的弊端?可他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祈祷刘璋军中,没有人知道邺城弱点。

邺城下,刘璋大营。

“主公,邺城高大雄壮,袁军士卒又多,强攻太耗兵力了!”在邺城下观察完地形,众人回到中军大帐,刘璋命众人畅所欲言,刘宪仗着自己年龄小,辈分小,第一个站出来说话。

“我当然不会强攻!”刘璋笑着摇了摇头道:“你小子跟在文和身边这么长时间,怎么没有长进啊!”

“呃……”刘宪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脑袋道:“最近总是在打仗,贾先生没怎么指点我,以后我一定向贾先生好好请教!”

听刘宪的话,刘璋笑着摇了摇头,贾诩却站出来道:“主公,我有一策,可破邺城,只是……”

“你那一策,我亦知晓,可如今还没到时候!”刘璋笑道:“说不定,元直很快就会给我们送来好消息!”

“这……”刘宪问道:“主公,徐军师能有什么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