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闻一声冷笑,客商回头看去,却是店里的茶博士,虽是须眉皓白,弓腰曲背,手里却提了老大一只铜壶,手不抖,气不喘,背手倾壶,三尺长的壶嘴里冲出一箭滚水,呼噜噜斟满一只盖碗,茶满即止,滴水不溅。
见者无不喝彩,点茶的书生鼓掌赞道:“老爷子,好本事!”
领座一个壮汉,脚边搁了一捆柴,见此一幕,扬声赞道:“好一招乌龙摆尾,没数十年寒暑断无这等火候,老爷子,这一手可是川中一绝呐,您老是益州人吧?”
茶博士笑了笑,说道:“离乡北上快二十年啦……”
客商一听,想起他出声冷笑,连忙问道:“老爷子,您自本朝开国便落户于此,定是见多识广的,昨夜那一路路人马,您老可瞧出啥端倪了么?”
有此一问,客人们停箸止杯,一起望来。
老头搁了茶壶,目中精光一闪而没,说道:“不是老汉说嘴,我这双老眼可瞧过了无数的阵仗,远的不说,就说当今圣上他老人家,年年木兰秋狩,哪次不得打我这儿经过?昨晚算得了甚么?不过是惯例外藩述职罢了,赶着今年圣上立了新皇后,各路大督帅齐至,声势自然大了些,不妨事儿,不妨事儿的!”
众人哦地吁了口气。客商大喜,说道:“哦?述职?不是打仗?这倒不忙走了,好好好!天下太平就好……”
忽闻有人冷笑:“天下太平?哼哼……”众人寻声望去,却是角落一个中年乞丐,攥着店里施舍的半张大饼,正恶狠狠地啃着。
有好事的笑问:“呦!这不是王乞儿么?整日里走街串巷的,那也是见多识广了,有何高见呀?”
王乞儿嘴啃大饼,含含糊糊地道:“益州复国军,幽州无颜军,青州永胜军,徐州青莲教,荆州义山军,扬州忠勇军……天下太平?……哼哼!”
他连珠价地报出天下六大起义军,众人无不变脸变色,心道:这乞儿倒有几分见识,胆子却未免太大了些。
朝廷严令,民间不得妄议,提及义军也必须得称“复国贼,无颜贼”,尊称义军者,斩!此处乃是京师重地,天子脚下,这乞儿如此肆无忌惮,众人皆是惊愕。
茶博士眼不开,头不转,不温不火地说道:“老弟,甚么军啊教的,都是些贼寇罢了,成得了甚么气候?”
王乞儿冷哼一声,闷头吃饼,不再言语。
此刻天已大亮,忽闻官道上又驰来一队人马,白盔白甲白鞍白马,连身上的斗篷和顶戴羽缨都是白色的,如一条玉蟒雪龙般滚滚而来。当头一队仗马骑兵,簇拥一杆九旄大纛,昂首挺胸,神情桀骜,好不神气。
“九……九旄大纛!”饮茶的书生大惊失色,直抖出半杯茶来,讶然道:“难道是圣上的御林军么?不对啊,雍州龙军衣甲是金黄色的……”
犹自猜着,王乞儿冷冷道:“那是察合津汗国的使臣!出丧似地,真他娘的晦气!”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看向他的目光都不同了。茶博士眯着眼,不住打量依墙坐地的壮年乞丐,他嘴角蕴笑,心中不知想些什么。
察合津汗国,名义上是大狄的一部分,实际上却是国中之国,这是路人皆知之事。老汗王在时尚且安分,可自他五年前病死,新汗王乌良哈即位,第一件事不是向宗国请封,反将二十一个兄弟尽数处死,用行动告诉兴统皇帝:就我了,你爱封不封!并从此绝使止贡,分庭抗礼,形同两国。更有传言,老汗王也是被他毒杀的。
兴统皇帝乃是开国之君,又岂是可欺之辈?当场便要出兵征讨,奈何新朝初建,国本不稳,又遇连年大荒,民生凋零,致使义军四起。两桩大事摆在眼前:讨贼平叛和开凿运河,察合津汗国之乱,暂时是顾不上了。
可是没有人怀疑,一旦兴统皇帝腾出手来,绝不会放过察合津汗国,更不会饶过乌良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