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页(1 / 2)

刘枫满意姜霓裳的得体识趣,顺着话说:“可不是么三叔,我们前次不是已经议到了么,青莲教会投靠……”刘枫毕竟酒量不行,此刻头昏脑热,说到这里瞥见四位重臣都用怪异的目光看他,这才惊觉不对,失口叫道:“察合津!?你说察合津!?怎么是察合津呢?不是复国军吗?”竟有些语无伦次起来。

周雨婷摇头道:“确实意外了,没想到青莲教会投靠鞑靼人,兴许是复国军开的价码太低,又或者……”

“或者更糟糕!”武若梅忽然插嘴道:“我这边儿严若成也很可疑,他被我言语激挑,无意中漏出了口风,也说有帮手,所以很可能是……”

“三家结盟!”余者立刻反应过来,惊愕道:“察合津居然和复国军强强联手,再加青莲教……真是好险,幸好永胜军站在我们这边,不然我们可就被动了。”

刘枫也意识到情况比想象中严重,反狄联盟分化成两个阵营,己方虽是四家,可在实力上却是平分秋色,谁也压不倒谁,不禁叹道:“罢了,没有及时争取青莲教,我们漏算了一着。事到如今,也只好走一步看一步,双方还是均等的嘛,大不了就是均分利益,不占便宜也吃不了亏。——今儿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一并说了。”

几位都摇头,还是武若梅接口,不冷不热地说:“复国军此来还送了一份大礼,如何处置,请殿下定夺。”

“大礼?有礼就收呗,那还有客气的?”刘枫说完,打了个酒嗝,赧然一笑:“喝多了。——怎么啦这表情?莫非是个烫手山芋?”

武若梅面色平淡地说出惊天一语:“比山芋烫手百倍!此礼乃是……”

此言一出,四座皆惊。刘枫倒吸口凉气,背上猛冲出一彪冷汗,酒登时醒了。

※※※

整个一月,海天一直在关注反狄联盟。——这场七方盛会瞒得过天下人,却瞒不了耳目遍天下的大狄皇帝。

其后一个月里,上京城的南门昼夜不闭,皇宫通宵不锁,荆扬二州的信使飞马流星般往返,少则三五份,多则二三十份,每天都有不同的情报入宫。海天一份份看,御笔批注后亲自归类,锁在一只紫檀雕云龙木箱内,他走到哪儿,小太监德顺就给他捧到哪儿,此人是普颜的干儿子,也是个心腹太监。就寝时箱子便放在床头,有时他半夜也会跳起来阅看一翻,弄得察丝娜也一惊一乍不得安睡。

初时,海天总是捏着密折愁眉不展,有时一个时辰动也不动,又有时看着看着,突然抓过笔来写写划划,然后就着灯柱烧成灰烬,谁也不知道他在算计些什么。可却看得出来,不是什么利国利民的好消息。

察丝娜悄悄叮嘱普颜留心皇帝的膳食,发现他这段时间进膳极不规律,有时一天只一顿,又有时连传两顿,然后第二顿时说“朕没胃口,饱了似地,撤了吧……”种种异状表明,皇帝心神怔忡,忧虑如焚,圣心难安呐!

察丝娜强压着担忧关照普颜:“知会御膳房,膳中添几味安心宁神的食材,有什么压箱底的好花样都使出来,告诉御厨,陛下多进一两,本宫便赏一两黄金!——千万仔细着些,可不能叫陛下瞧出来!哦,还有太医院,让太医令和太医丞早朝时在承天门候着,望一望陛下的气色。——记住!要装作偶然路过!”普颜一叠声地去了。

可是计划跟不上变化,才第二天情况又不一样了。皇帝龙颜大悦,一扫忧容,虽然没有迈出御书房半步,可一天传了六次膳,御厨当日捧了十几斤黄金回家,喜得他婆娘当场点头让他讨小的。

而这一天最大的不同,仅仅是御书房里多了个人,一个从天牢里提出来的钦犯。他的名字叫——陈霖华。

去年五岭大败,阿赤儿和速柯罗,这二位生还的督帅成了丧师辱国的罪魁祸首,被圣旨点名锁拿进京治罪。这是兴统一十五年最大的一桩案子,也是大狄开国以来最大的败仗,后果更是严重到了极点,理应严判。

但是,这不是什么光荣的事儿,又赶上海天实行以宽为政的宗旨,有意低调处理此事,下诏不予三司会审,转而交部议处。

主审官员却没有领会圣意,仅三日便做出决议,进呈御览。海天一看——“凌迟处死”。大怒,当场驳回去。次日再奏,改了“斩立决”,皇帝直摇头,不得不批上一句稍作点拨:“罪将二人皆为大族勋戚,岂可显戮于市?”

主审官一想,果然大有道理。——阿赤儿是虎军大督帅夜于罗的侄子,速柯罗是狼军大督帅朵里尔的女婿,如今荆扬二州都是钳制楚逆的最前线,确实不好太伤脸面,圣聪高远,圣心烛照啊!于是又改了“赐其自尽”,打算天一亮就送进宫去。结果天没亮就出事儿了。

陈霖华带着一大帮岭南鞑靼贵族,举着万民伞在皇宫前跪地请愿,恳求宽恕二位督帅,陈霖华泣血陈词:“五帅进剿亡其三,岂是一旅一帅之罪?十万族人活其三,岂非大智大勇之功?”

经过这伙人的大肆宣扬,上京的达官贵人乃至普通鞑靼人都知道了这样一个事实——

与楚逆正面交锋最多,杀伤对方最多,并且最终全身而退的正是这二位督帅。其余三位,都是一战而败,一败就死。相比之下,这二位不但活着,而且还打得有声有色,甚至在局部战斗中还占据过上风,这说明什么?

此外,楚逆大盛,横扫岭南之时,内无雄兵,外无强援,近二十万鞑靼人惨死在魔王手中,值此危及时刻,率领残部救援族民,顽强抵抗,在叛逆大军的重重包围中毅然入山,于死局中闯开生门,在绝境中创造奇迹,从魔王爪下生生救出了三万多鞑靼人。这又说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