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明白,真真是想不明白!
想不明白那就不想,该干嘛还得干嘛。刘明睿看看天色,早朝就要结束了,又到了接见各地州刺史的时间,赶紧三口两口吃了早饭,搂一搂妙竹便拔脚上轿,赶往宸极宫。
走到宣室殿门口,便听刘枫在里头讲话:“今年霜落得早,冬天也来得猛,几处遭灾,二十多个县要赈济,扬州、徐州都是灾区,你们两个要千万留意,闹出民变不得了!”一男一女应道:“是!陛下!”
“糟了!今天怎么提前开始了!?”刘明睿心里暗暗叫苦。忙加快了脚步,一猫腰便报声入殿:“父皇恕罪,儿臣来迟了。”说着就要跪。
刘枫一手执笔坐在矮塌上,一边批奏折一边听臣下说话,抬头见儿子进来,不愿转换话题,却也没有怪他,只是摆了摆手,“不要行礼了。”又皱眉指了指侧边一个绣凳,“坐吧,好好听着。”
“是!谢父皇赐坐。”刘明睿躬身细步过去,坐下。
这才看清殿内情形:一屋子共六个大臣。武若梅紧挨刘枫坐在炕桌北边,南边是乔方书、吴承宣和田筠驰。——这四位就是眼下朝廷的内阁大臣。参赞枢机,协理阴阳,领衔六部、率御百官,都是位极九重的权柄之臣。
武若梅随意地斜倚在榻上,发不着饰、面无脂粉,与刘枫同岁看去却要年轻很多,纤腰轻折,以手支颐,虽是君前议政,却很有些居家美妇懒梳螓首的慵懒模样。三个男人却不敢放肆,都是按膝端坐,皱眉凝神听着。对面绣凳上坐着的则是两个外臣,分别是徐州刺史刘广智,扬州刺史常朝霞。两边殿角还靠窗侍立着两个宫女,炕上一个宫女双手垂膝跪在墙边,随时预备着侍候笔砚茶水。
肃穆安静中刘枫看完了折页,用朱笔批了几句。写罢说道:“赈灾之余,冬粮储备、春耕抢种、医药果蔬、畜种饲料、都不能耽误!——还有冬衣!驻军被服更换、草料柴炭供应、饷银肉食发放,也都是急务!过年了,军、民都不能怠慢。”
皇帝吩咐一句,对面两人赶紧应和一声,说着扬了扬手里的奏折随手交给了武若梅,目光柔和地看着两人:“朕了看你们写的,还算细致周全,应对之法也扎实可行。最难得的,你们两州友邻互助,心系全局不分彼此,不打小算盘、不存私不攀比也不闹生分,互通有无携手度灾,这份公直爱民之心就很可取!嗯,你们俩很好!这个家当得不错!”说着便露出了微笑。
见皇帝满意,两位州刺史都打心里透了一口浊气,对望一眼,也跟着笑了。
第三百九十章 【雷霆雨露】
眼看父皇龙颜大悦,刘明睿暗自惊异。——与武将的宽容不同,父皇对待文臣、尤其是地方官员极为严苛,横挑鼻子竖挑眼儿,动不动就是点着鼻子一通臭骂。用他自己的话说:“将军们是打天下的,打完了就该歇着,他们是先干活后吃饭,就得高爵厚禄朝廷养着。官员们是治天下的,治不好就是害天下,他们是先吃饭后干活,就得皮靴鞭子屁股后头追着!要不然出了乱子,又得将军们上了!——所以,但凡有为之君眼里,武将有恩,文官有仇,不严是不行的!”
这话可不是随便说的,这几日听政,只“听见”父皇雷霆震怒,当堂将述职的州刺史们个个骂得狗血淋头,恨不能一股脑儿全都撤换了才好!——不光骂了完事儿!还有一个罢官夺职交部议处的!
冀州刺史张谦云,训管不严治下不力,致使辖下匪盗横行治安糜烂。可他欺瞒不报,后被监察院检举揭发,父皇严旨查问此事。张谦云眼看面圣在即钦差也将起行。为弥罪补过,他又大举刑狱良莠并除,冤假错案无数,终于激起民变,酿成了一场万人暴乱!死伤数百,县衙也被暴民冲破,府库抢空,一把大火全烧成了白地!
不巧,正赶上朝会大典,刺史郡守都尉全都不在,副手又在暴乱中被撕了八块,天大的事儿竟没人主持!幸好,当地驻军司马反应及时,不等命令便率军入城,绞抚并用好歹弹压下去。不然,要是这伙人上山拉大旗,后果真叫不堪设想!
噩耗传来,恰巧张谦云正在面圣,一张嘴巴吹得天花乱坠,皇帝听着听着就来了急报,气得当场摔了杯子,一巴掌扇掉两颗大牙,当场剥去官服下到天牢里待罪,抄家的旨意当天就出了长安城。
眼看大过年的,身为封疆大吏的张涛云,被两名虎背熊腰的侍卫像死狗一样拖出殿外,扭着身子蹬着腿儿,一路发出凄惨、绝望的嘶嚎:“饶命!陛下饶命啊!”——这样的场景是何等的惊天动地?又是何等的惨绝人寰?殿外侯见的州刺史们全都吓得面白身软,两条腿儿站在寒风里直哆嗦。
一个接一个骂过来,一连骂了好几天,像今天这样和颜悦色地当面褒奖,那还真是破天荒头一回!
刘明睿不由着意打量这二位。——常朝霞一身绛色朝服,冠严发齐,正襟危坐,一张少妇面孔煞是好看,此刻却满是严正官威,不苟言笑,时不时恭顺地颔首应声:“是,陛下。”叫人瞧来更觉干净利落,飒爽明快。
对于常朝霞,刘明睿是熟悉的。这位巾帼官员在全国都是大大有名。大楚第一军旅世家罗家的长房长媳,羽林军团副统领罗冠虎的结发妻子,又是铁骑副统领常朝阳的亲妹妹。这还只是家世,她自己也有开国男爵位,莫看这女子年只三旬出头,却已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十六年,清廉能干,老练精明,深受皇帝陛下赏识器重,多次赞她“精白在心,通达权变”,堪称大楚官场上的一朵奇葩。
别的不说,纵观大楚天下十三位州刺史,就只这一位女刺史,这本身就是实力的象征,朝野上下谁不认得?百官群臣谁不宾服?要说若干年后,地方大员里谁最可能进内阁?不用说,就是她!常朝霞!
另一位,徐州刺史刘广智。虽是同款的朝服冠帽,补服绶带全都一模一样,常朝霞身上穿出来的轩昂之气,在这位身上就成了市侩气,小鼻子小眼儿,个子不高人还精瘦,活脱脱一只瘦猴儿,披上龙袍也摆不出龙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