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页(1 / 2)

听了高珩的话,班上的大多数同学也觉得讶然,虽然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自命不凡,并坚信自己将来一定会做出一番事业,但是,在大一的时候,说出了这样的话,并已经付诸实施的,就只有冯一平一个,嫉妒也好,讥笑也罢,不忿也行,反正就没一个人是站在冯一平这边的。

“一平同学,我想采访一下,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你有信心办成一本这样的杂志?还有,杂志的第一篇文章,看署名是你写的,是一个新的名词,蓝海战略,我想问一下,你办了多少家企业,有多少丰富的实践经验,才会自信满满的提出一个新观点,并冠以战略的名头?你确定你写的这些,能入几个人的眼?”高珩把一本书卷成筒状,递到冯一平嘴边,做采访状。

老实说,冯一平真不愿意打人踩脸神马的,特别是对象是这些自以为成熟,却还是个生瓜蛋子的大一同学,但是,别人都这样凑上来了,你不打回去,不踩过去,好像确实辜负了他的一番好意。

那就打吧,那就踩吧,打打更健康,踩踩更舒爽。

“信心来自于我有一个优质的团队,来自于我有敏锐的洞察力,来自于我有出色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来自于我理解我目标客户的心理……”冯一平叽哩哇啦的说了一大通,当然,这些并不能让大家信服。

“对对,你的信心,我就是远在月球也感觉的到,我就想问你,除了这家志向远大的杂志社,你还办过其它企业吗?”高珩认为他是避实就虚,继续笑着追问。

“这个。”冯一平沉吟了一下。

“怎么,没有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至少你还办了一家杂志社啊,已经比我们这些只会夸夸其谈的好,大家说是吧!”

附和声不少,当班长的,和同学们打交道肯定比冯一平这个不住校,还经常不上晚自习的人多。

“其它的公司,我还真开了几家。”高珩现在察觉冯一平看到的眼神不对,不是愤怒,而好像是怜悯。

“我是不知道从何说起,除了杂志社,还有七家公司,六家工厂吧,主要分布在省城、首都和深圳,其它的你可能不清楚,就说有佳便利店,高班长你可能在首都也见到过,截止至去年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开出了326家门店,去年的销售额已经突破了九位数。”

冯一平的话,大家都听得清楚,教室里先静了一下,然后马上哄声四起,冯一平说的是真的吗?

高珩这时却有些呆滞,不可能吧!

“对了,”冯一平一开口,大家马上静下来,“补充一句,这些公司和工厂,都是我绝对控股的哦!”

第一百六十九章 打蛇随棍上

偌大的阶梯教室里,以冯一平为中心,一圈圈的安静下去,越来越多的同学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在校的大学生,他们大多数现在连一分钱都没赚到,却一个个都以为自己在将来绝对会拥有一片广阔的天地,所以,好多时候,他们对钱,对有钱人,都是不在乎的。

特别是他们金融系的学生,学习的那些经典的案例,牵涉到的金额,大多数都是以美元做单位,几亿,十几亿都是寻常,这种心态,免不了会带到生活里来,久而久之,对钱就失去了敬畏。

当然,月底生活费见底的时候,或者女朋友在一件衣服钱留恋不舍,他却买不起的时候,他们对钱还是有点敬畏。

只不过,过了那一会,他们依然会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下有钱人,对那些稍微有了一点身家,就招摇过市的各路土豪,全是不屑,等着吧,等我毕业了,等我抓住一个机会,一定会把你们甩出几条街去。

但是,现在有一个同学已经做到了这样的地步,把好多人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他们如何不吃惊?

对面的高珩很艰难的吞了一口唾沫,他想到了开头,却没猜到结局。

他其实也算是个又红又专的好青年,也一路顺风顺水的走到现在,也得到了不少周围的大人和同龄人的赞赏和钦佩,难免有些心高气傲。

从昨天到今天的这些反应和举动,同样的情况下,不少人都会这样做,争强好胜嘛,哪个人年轻时不是这样?

他以为自己这样的举动无伤大雅,都同学嘛,开开这样的玩笑有什么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