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5页(1 / 2)

勿谓言之不预也!

后来看资料的时候,冯一平想破脑袋就想不明白,这样的“神来之笔”,究竟是哪个脑洞大开的天才做出来的决定?

最经典的神助攻,莫过如此!在普通投资者看来,这刚好有力的佐证了华尔街那些投行的论断有没有?

于是,谷歌自己成功的打消了很多散户的热情,机构投资者又抵制,最后的结果,就是路演效果非常一般,市场反应非常冷淡。

谷歌也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很少接受采访的佩奇站出来,接受了《花花公子》的采访,里面自然夹带了不少私货,诸如我们的公司表现非常好,我们的股票的表现没理由不好,认购我们的股票一定非常好……等等。

一向标榜不走寻常路,一向认为自己不是一家传统公司的谷歌,这一次对静默期的无视,又成功的招惹到了一个大麻烦。

他们成功的引发了关键机构的愤怒,那是权利大到乔布斯都害怕的sec,sec马上发函关注和问询,“在静默期内,为什么要发表这样的言论?快给我一个解释,你如果不给我一个解释,那我就给你一个说明。”

什么说明?自然是不批准io的原因说明。

这一下,更多的人认为,谷歌的io是真的不再确定无疑!

当然,谷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错,费了些力气,总算抚平了sec的怒火,但是,他们又非常自傲的只在美国进行路演,别说亚洲,连欧洲都没去……

后来的结果就是,本来希望以108到135的价格发行股票,最后不得不大幅调低至85美元,最高相差了50美元,缩水近四成!

原计划募集33亿美元,最后只有167亿美元……

而且,虽然在io首日,股价涨幅只有18,看起来好像比较合理,但是,第二天又上涨27,三个月之内,谷歌的股价,就迅速突破了200美元。

所以说,谷歌的io定价,其实也是失败的。

本来一把好牌,硬生生给他们玩得差点输掉,这事,可能也只有天才才干得出来。

如果长期持有这些股票,发行价是85还是135,其实影响不大,但在io里,冯一平要出售5的股份,那发行价究竟是85还是135,那影响可就相当大。

他不记得谷歌的总股本有多少,只大概记得上市之后的市值,是在260多亿美元,按那样算,自己将要出售的这5,价值是13亿美元左右。

如果能按原来预订的最高价135发行,那么自己的这部分收益,将接近13亿美元的16倍,妥妥的过20亿。

即使是以103美元的低价发行,那也超过12倍,最终到手会超过15亿美元。

这可是两亿多到七亿美元的差距,怎么都不是一个小数目,冯一平怎么达观的起来?

所以,他这会也顾不得佩奇的不满。

“我们都知道,io价格超过100美元,这是一个分界线,100美元以上或以下,那难度相差会很大,所以,我们可不可以再衡量一下这两种方式可能的结果?”

“我认为,上市成功与否最主要的判断依据,就是能不能给我们带来最多的现金,其它兼顾散户,这些都是次要的,你们说呢?”

佩奇和布林他们两位,总是容易在一些关键的事上,左右摇摆,比如,他们当然也希望上市套现的金额越高越好,但偏偏又不想让世人认为这是他们的追求,因此又扯上了要给散户公平投资的机会这样那样的遮羞布。

结果是,散户不想买,自己收入也大幅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