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2页(1 / 2)

他放下电话,依然激动得坐立不安,依然有太多的情绪找不到抒发的出口。

这是太值得庆祝和纪念的一刻,他觉得,应该要做些事,做什么好呢?

此时浑身充满力量的他,马上想到了还在床上的沈雪,他马上朝卧室走去。

这一次,他没有放轻脚步,睡袍刚好没系上,恰好省了一道手续……

……

“多吃点。”面若桃花的沈雪又给刘继忠盛了一碗燕窝粥,但刘继忠此时的注意力,全在电视上。

此时正是早间新闻的时段,央视和各省级卫视的头条,正是这一刚刚发布的新政。

“《意见》规定,今后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允许外资进入的行业和领域,也允许国内非公有资本进入。”听到这里,刘继忠又一次激动起来。

电视上那些受访的企业家代表,和他一样,很多都表示,“很感动,也很激动,一定会尽快有行动。”

“国家放开了政策,非公经济增加了选择的余地和投资的机会,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

一个他和沈雪都熟悉的人出现在电视上,西装革履的冯一平,站在大会堂的门口,对着话筒说,“这份《意见》,是民营经济这些年得到最充分的肯定。”

他身后还有一帮至少是中年以上的西装男,一眼扫过去,俱是国内商业界名动一方的人物。

这应该是他们昨天开会后,集中被记者采访。

沈雪看了刘继忠一眼,在他脸上亲了一下,“我相信,很快你也能参加那样的会议,你也能在大会堂的门口接受采访。”

刘继忠笑了一下,指着电视上的冯一平说,“知道吗,这是这些年,他说过的,我最赞同的一句话。”

“是吗?”女人的心胸始终要小一些。

冯一平当年对自己都没正眼看上几眼,或者可以说不屑一顾的行为,让对自己的外貌很有信心的沈雪,大为不爽。

之后嘉盛假日酒店开业的那场庆典,没有让她当主持人,以及随后自己在台里受到打压,让沈雪把这一切都归咎到了冯一平头上。

“可是对比其他的企业家,他这表态,明显不太热情,他这是担心政策放开后,会有更多的企业和他的公司产生竞争吗?”

刘继忠摇了摇头,在沈雪手上拍了拍。

他虽然对冯一平有看法,但是,他非常清楚,冯一平还真是没有进入目前大家都看好的热门行业,更别说跟那些国企在一些专属领域竞争。

哪怕以他的实力和条件,只要他想,他显然能在以前就拿到一些行业的准入证,但他还真没有。

就是在他老家投资的那个大型的电力项目,其出发点,明显也是为了保证他在当地投资企业的电力需求。

明明很多抢手的生意,他有条件做,但就是不涉足,这是刘继忠想不通的,但也是他隐隐有些敬佩冯一平的方面。

“也许,是他不需要这些政策的支持吧。”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