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8页(1 / 2)

至少至少,他觉得,自己跟冯一平,是没得比。

“坐下坐下,”冯一平抬手向下压了压,“我们这么决定,自然有我们的道理。”

“再说,我可是准备最迟35岁就退休,我可不想一辈子被绑着。”

“好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你呢,服从决定,好吗?”冯一平站起来,“回去休息一下,准备准备,到了9号,一定要拿出我们最好的一面来,有没有问题?”

见冯一平说得坚决,小扎终于没再谦让,“那我服从公司安排,只是冯,我还有一个问题想和你谈。”

“哦,你说。”冯一平坐了下来。

“这些天,我一直在考虑你说投资一家好莱坞知名特效公司的事”他说。

“有结果了吗,觉得可行,还是不可行?”冯一平问,“我的出发点,你知道,漫威的性质,决定了它以后制作的每一部电影,都离不开特效制作,但是目前我们自己的特效公司,虽然能满足宝莱坞的要求,但和好莱坞的顶级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我们免不了要大把的扔钱给那些特效公司,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自己收购一家?”

这其实就是冯一平一贯的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理念。

“这样一来,由此产生的费用,其实包含在我们整个利润之内。”

“同时,这个特效公司,还有助于提高我们现有特效公司的水准,以便在全球,接到更多的工作,也就是,又创造更多的利润。”

“冯,我完全理解你的想法,”扎克伯格说,“在印度成立我们自己的特效公司,这也确实是一个非常棒的主意。”

“但我对可能要花高价,收购好莱坞顶级的特效公司,有一些疑虑。”

“你说。”冯一平郑重了起来,因为他知道,小扎是一个很冷静的人,他既然对自己的这个提议持反对意见,那就一定有不错的理由。

“我认真的分析过,特效行业,是一个很特殊的行业,特效公司一直都是以接单的形式来运营,而每一单生意,都需要大量的工程师来制作每一个镜头,并非用电脑或者任何其他高科技固定成本一次性替代。”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特效行业,其实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从基因上看,和制造业的工厂很像。”

“我们都知道,在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上,美国目前不具备竞争力。”

“具体的说,优秀的公司,会因为不停地接单而不断扩大规模,但当规模变大之后,排期变成了最重要的环节,像工厂一样,满负荷养人,也就是只要有一到两个月的空档期,就必须付出高额的成本。”

“虽然我相信,我们的特效公司,不会存在这么长的空档期,但很显然,同样的工作,在印度做,成本更低。”

“在印度,即便是出现两个月的空档,我们所付出的包括工资在内的成本,依然可以承受。”

“哦,这一点,我还真没想到。”冯一平觉得,扎克伯格说得很有道理。

他让费奇去接触好莱坞排名第二的特效公司数字王国,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也是看重了对方的实力,对自己的特效公司能力的拉动。

但他还真不清楚,原来好莱坞的特效公司,竟然也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

即便不考虑可能的空档期,就冲这一点,那么显然,自己的那个提议,就值得商榷。

“其次,从大趋势来看,这个行业的门槛,正越来越低,很多手绘工作,正被日渐升级的cg制作方式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