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页(2 / 2)

赵石首先想到的便是,如此反复无常,形同儿戏一般,真真让人有种被戏耍了的感觉,再一深究,却又琢磨出了其他味道,莫不是那折汇想要借此来彰显其存在感的?换句话说,人家这是在隐晦的告诉你,你大军在外,命脉却在人家手中,若要大军断粮,也不过是人家一句话的事儿,若是这么想的话,可就是形同威胁无异了。

更何况,折思恭此来,还带来了几份战报,战报上旁的也就罢了,其中一份却是让赵石一惊,王佩兵败于洛水之畔,损兵折将,已为大帅张培贤召回中军,实际上已经被收了兵权。

这些年下来,赵石阅历渐丰,第一时间便已察觉出了蹊跷,虽然想不太明白,但应付走了折思恭之后,立即便将南十八等人召了来。

要说揣摩人心的本事,南十八真真是不让于人,只略略一听,便露出了恍然之色。

待得稍一解释,赵石这火可就压不住了,按照南十八的臆测,折汇的这番做作,其实只为了一件事罢了,那就是要领兵军前,以代大将军王佩之位。

拿粮草说事,为的也不是旁的,王佩轻敌冒进,兵败辱国,这个罪责怕是逃不掉了,但过后是个什么罪名,朝廷又将如何处置,却说不太好。

毕竟王佩领兵在外,临阵换将,忌讳尤多,大将军王佩在朝中根基不浅,自然会有人为其说话,这么说来,处罚之轻重,殊难预料,往轻了说,也许不过是申斥,扔许其军前戴罪立功,这在战时是很可能发生的,不值得奇怪。

但王佩败的实在有些难看,重罚也不是不可能,不过有一条却是确定了的,那就是经此一败,王佩若想单独领兵,估计是不大可能了,就算朝廷优容,不罪其人,领兵的张大将军也不可能再付之以兵权,不然的话,若是再败上一次,可就不是王佩一个人的罪过了,张大将军都要跟着吃挂落,以张大将军的性子,与王佩非亲非故的,犯不上担此天大干系。

而这么一来,其实不论朝廷如何处置,王佩的处境都将十分之尴尬。

所以,折汇那里也就动了心思,这番做作,不过是为了找一个说话够分量的人出来说话而已,而遍观东征大军,又有谁比大将军赵石更合适的?

论私,赵石与王佩不合,这个是明摆着的,论公,赵石为大军副帅,有奏事之权,于此事上,是有说话的权力的,当然,说起来,张大将军以及观军容使段德两人说话更合适一些,但这两人和他折汇可没那个交情,许多手段在这两人面前,也使不上。

所以,人家的心思也就打到了赵石的身上,之前那番作为,看似儿戏,其实皆有深意,一个嘛,赵石想的不错,隐有威胁之意,二来嘛,人家送来这许多粮草,更是想告诉你,此事若成,这个人情人家心里也就记住了,之后必有回报便是。

当然,你不明白没关系,接下来自然还有手段等着,实在不成,找人传话也不是难事,但官场之上,那么做,可就落下了痕迹不是?

第0734章 决断(一)

折汇的算计被南十八剖析的明明白白,引得赵石大怒也就没什么值得奇怪的了,大军征战,怕的其实就是这种来自后方的掣肘,而大将争功,有的时候确实也是无所不用其极,到了这个时候,赵石也再不能确定,若是折汇被功名冲昏了头脑,之后会不会干出别的事情来。

为折汇上书说话?别开玩笑了,别说赵石心有不甘,便是越过大帅张培贤以及观军容使段德,而去攻讦于王佩,就有些得不偿失,这个都不用南十八说,他自己就能想的明白。

再者说了,一旦开口,别的不说,在旁人看来,不定就得说他赵石党附于折家,折家虽然是一棵大树不假,但到得如今赵石的位置,这样的大树可未必能为他遮风挡雨,反而很可能招来天雷的。

明白了这些关节,深藏于其中的恶意也就不言自明了的。

“大人将如何应之?”临了,南十八问道。

恼怒过后,赵石也平静了下来,沉吟良久,摇头冷笑道:“折家人打的到是好算盘,其人用心如此险恶,我又怎能如了他的意?不须理会,我自有计较。”

南十八微微一笑,也便不再说话,不过心里却道,这位可是越来越有主意了,反观他们几个,说话的余地却是越来越少,反而是手中的庶务越来越多,长此以往,也不知是好是坏……

不过对于南十八来说,这次大秦兴兵东进,他虽身处河中,但眼睛却一直没有离开过河洛之间,更是恨不能插翅飞到开封城下,多年之夙愿,心结已深,荣华富贵,名利权势,皆不能动其分毫,但他也明白,诸侯林立久矣,根基已深,大秦兵戈虽利,也不能轻易言胜的,而王佩之败,虽说其因乃王佩轻敌之故,但细究起来,未尝没有后周立国百年,根基稳固的原因在里面,逢有国难,定有忠臣俊杰挺身而出,扶危济难,奋不顾身罢了。

兴兵亡之,怕非是一时之功,着急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