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页(2 / 2)

不提这些人怎么想,随着吐蕃铁骑的离去,长安终归恢复了些平静,之后各部秦军陆续撤出长安,回转驻地所在,长安城内竟显出了几分冷清,让许多人在之后半个多月的时光中,都有些不习惯,想想都让人有些可笑。

各部领兵之人也各有所得。

种遂接任殿前司禁军指挥使一职,正式代替王佩成为了大秦大将军之一。

张承身有大功,奈何官职不如种遂,背景也不如人,得了延州镇军副都指挥使一职,看来张家在西北还是那么稳固,没了张祖,也是一般,甚至于,西北张家子弟,进入其他各部任职的日子,也不会太遥远了。

宁向岳履任成都知府,一跃而为封疆大吏,前成都知府姓王,乃王氏族亲,虽还未捕拿进京,但也快了,正好由宁向岳接任。

而成都靠近南蛮,正是用其才干的地方,也是满意而回,八千蛮兵,损了几个,其他到长安城下走了一圈,可谓是轻松之极。

而他们押送来的贡品,都被皇帝陛下笑纳了,对宁向岳也很是嘉奖了几句,还说若非宁向岳官话将的不好,不然就把他留在京师任职,当然这只是当笑话听了,但皇帝陛下跟你开玩笑,这是多大的荣宠,是个人就知道的,所以宁向岳这次的收获,真的是丰厚无比,让人着实羡慕……

第0871章 靖佳(一)

所有有功之臣皆有封赏,便是大将军张培贤,也已再次出镇河洛,而首功自然是大将军赵石莫属,这封赏也是少不了的。

金银绸缎无数,这自不必提,抄夺王氏家财,发卖王氏奴仆,朝廷国库又丰厚了几分,连这次赏赐有功之臣的诸般物什,都不用朝廷出了,百年世家,底蕴丰厚,比之皇室,也丝毫不会逊色。

光王氏各处产业,便是一笔常人难以想象的财富,皇家美其名曰富有天下,天下人所出,以供一家之所用,其实这才是扯淡,皇家的东西确实是皇家的,但天下人之所出,断不会供一家之所用。

税赋交上来,转手用下去,比如兴修水利,比如赈济灾民,比如用兵花费,比如官吏俸禄,等等,皇家能剩几分?

而皇家用度又非是一般人家可比,所以自古以来的皇帝们,日子不好过的多的是,穷奢极欲,不顾他人死活的皇帝都是昏君,紧巴巴过日子,维持个皇家体面,让天下百姓也能过得去,这才是大多数皇帝们所过的日子,也就是所谓的守成之主,而能开源节流,自己过的舒服些,臣下们满意些,天下百姓的日子富裕些的,就是不得了的贤明之君了。

所以说,皇帝们的日子其实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舒坦,大多数时候,他们甚至过的不如大臣之家,大臣们不用掏自己的腰包来补贴国用,到了自己手里的就是自己的。

像王氏这样的京城豪族,百多年经营下来,不用什么贪渎,身家就丰厚的让皇家都有些自叹不如,皇家内库中的东西是不少,但王氏府库中所藏百多年积蓄,琳琅满目,比之用度繁多的内库,犹有过之。

加上百多年置办下来的各处产业,啧啧,即便是其他门阀世家子弟出身的朝中重臣们见了,都摇头叹息,果然是百年门阀,底蕴确是非同凡响。

这还是大秦吏治清明,王氏就已积蓄如此,也怨不得后世,那位留下不少骂名的满人皇帝,抄了些贪官污吏的家,就把国库亏空补了个七七八八。

若非八分田亩制已经施行了一些年,王氏田产这些年少了有三分之一还多,不然的话,这又是一笔庞大的令人咋舌的进项。

若是以往,赏赐有功之臣田产,是最让臣下们欢欣的,那可是可以传之于子孙的好东西,可以让没出息的子孙们免于冻饿之苦,但如今嘛,田产这东西就不怎么受欢迎了,前些年蜀中大片的良田,由于人力不足,而至于荒芜,就都是八分田亩制给闹的,加诸于其上的田税,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土地这东西,头一次在大秦受到了冷落。

所以赵石的封赏当中,田产反而不算太多。

封赏之前,成武皇帝将赵石召入宫中,密谈了一番,之后,赵石的封赏便下来了。

晋一等定军侯,羽林中郎将,掌京军各部兵权,领国武监山长,掌国武监诸事,撤左右宫门御卫,补入羽林左右卫。

看上去,爵位只晋了两等,掌握了国武监,其余并无多少变化,但实际上,成武皇帝却是将整个京师护卫之责都交到了他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