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2页(2 / 2)

和大秦其他将领不同,赵石在重返河中的那个时候,就已经敏锐的察觉出了猛虎武胜军中有了一些不好的苗头,而且十分的危险。

实际上,自他办了国武监,又建了猛虎武胜军之后,这样那样的年轻人就不断出现在他的面前,而军中出现一些狂热于战争的家伙,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作为一个纯粹的军人,他对这样的家伙是有着天然的好感的,这个毋庸置疑,只是,作为大军统帅,他更明白,这些年轻人对于军队,甚或是大秦而言,并非只有好处,他们可能成为家国振兴的英雄,更可能成为军队覆灭,国家灭亡的元凶。

这是一把双刃剑。

基于隐隐间矛盾的心理,对于那些过于狂热的大秦军官,他不会特意除之,却也不会多加提携,换句话说,就是放任自流了。

有些不负责任,但对于如今的大将军赵石来说,却很合适,因为他自信,只要他还在,就能压制住这些家伙的野心,而且,这把剑砍向敌人的时候,注定会是最锐利也最坚固的那一把,好用的很,而如果他不在了,嘿嘿,他哪管什么洪水滔天?

陆相自然不明白其中关节,在大同呆了几年,也当了几年的后勤官儿,实在让他腻歪的不行……

抽空,陆相还回了一趟家乡,除了祭奠亲人之外,也想将家人都接到长安定居,只是没能成功,按照他嫂子的话说,就是我等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别处再好,也非故乡……

陆相撇着嘴顶了一句,老陆家的根还在秦州呢,不也迁来了延州?

年岁渐老,脾气越发固执的嫂子气恼道:“好男儿志在四方,你现在也算功成名就,带着媳妇儿子想到哪儿就到哪儿,嫂子可管不了了。”

一句话,堵的陆相再没话说,到了又多了一段行程,因为祖父战死而断了消息的秦州陆家那边来了信,请其回乡祭祖……

第1237章 峡口

世上之人锦上添花者多,雪中送炭者少。

陆相很明白这个道理,他们这一房实际上乃是秦州陆家的远支,又迁于延州多年,就干系而言,还不如延州张家来的亲近。

而今捎信过来,也不过是见他成了军中新贵罢了。

他本待不去,因为他自小生于延州,对于秦州那边实在是一无所知,连个认识的人都难找,加之秦州陆家此举,颇有趋炎附势之嫌,更是让他不喜。

不过,他还是去了一趟秦州,因为嫂嫂说的好,你在外为官,咱们这一支人丁单薄,没什么能帮得上的地方,但秦州陆家,也算地方大族,和族中长辈兄弟见一见,不定什么时候便能帮扶一把。

这话是老成之言,即便陆相自认根本不需秦州陆家帮什么,凭自己一身本事,加上那许多国武监同窗,定能闯出一番天地事业来,但却也说不出什么顶撞之言。

嫂嫂一个女人家,虽说出去守过寨子,见过阵仗,但毕竟见识要少一些,不过话说回来了,他陆相视嫂如母,陆家欠嫂嫂的又极多,他一个七尺男儿,难道连一句为他好的话都听不进去?

于是,他在延州没呆多少时日,便辞别妻儿兄嫂,去了秦州。

事实上,到了秦州,陆相才算是真正的衣锦还乡……

秦州豪族极多,而秦州陆家,在这些秦州豪族面前,也根本排不上什么名号,只是据说陆家祖上乃香侯亲卫,当然,这已经是极为遥远的渊源了,更不知是真是假。

要知道,香侯陆闻香身边的人,多数皆为女子,估摸着亲卫更是如此,怎么会传下秦州陆家一脉?怎么听,也是秦州陆家这边在往自己脸上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