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他便暗自观瞧过这位的面相,额有横纹,眉带煞气,双耳如刀,唇形如剑,印堂处隐隐带着暗红。
平常人有一样,就主此人身怀戾气,恐有刀兵之祸。
但这位……集大成于一身,在他看来,凶煞之气都快从顶门冒出来了,这样煞星,说实话,他绝对不愿在其身边呆上哪怕片刻,离的越远越好……
可惜,他还就不能离开此园半步,而且,这两日还要时时过来瞧瞧,他也只能在心里叹息一声,暗道自己修行不够,尘心未泯,不然的话,又怎么会上赶着来人家这里见上一面?
这下可好,染了煞气不说,还和此人结下因果,也不知过后要念多少经文,才能消去此业了。
这些鬼神之说到底有何依据先不去说,光就赵石本身而言,他这相术到也算精准。
不过今天算是和尚倒霉,这位偶尔听到琴音流转,虽说断断续续,但深谙此道的他,却一听之下,就入了迷……
直到琴音断绝,他才在心中肯定,操琴之人,定是此中国手。
虽说修了多年的佛,但说起来,佛徒也有爱好,整日里痴迷于经文的那是少之又少。
像老和尚,出口成章不是难事,琴棋书画也都难不住他,尤其是琴之一道,更是舍弃不了。
如非寿安这里,位置有点尴尬,说不定,就能出上一位琴僧才对。
他对这里极为熟悉,寻思了半天,心痒难耐之下,还是寻到了这边儿,也就是晋国公一行人暂居之处。
正好碰到赵石在这里饮酒消磨时光,于是,老和尚也就只能暗叹出门前没拜过佛祖了……
第1530章 起意
赵石也是闲着无事,心情又好,叫了和尚过来,瞅着和尚故作镇定的样子,有点好笑。
遂把酒杯推了推,示意和尚喝酒……
和尚嘴里有点发苦,不过还是摇头道:“多谢国公,贫僧从不饮酒。”
赵石就笑,“我见过不少和尚,守清规戒律的可不多……”
这和尚确实多话,闻言,几乎没有思索,嘴上便答道:“我佛弟子,不饮酒,不食荤腥,无他,表虔诚之意尔,但有些大德僧人,不需口诵真言,不需默坐礼佛,心中自有佛祖真身,如此,便也不需守那世间清规戒律,但贫僧修持未够,若饮了酒,吃了肉,便是自远于佛,再称不得佛门弟子了。”
这话听着像是歪理,诡辩之言,但人家和尚和读书人一样,都很有辩论的兴趣。
读书人叫辩难,和尚这里就叫论法,打禅机。
所以,这话也就不能从表面理解。
人家说的真正的意思是,这些清规戒律不是佛祖定的,所以,佛祖没错,错的是世人而已。
明着看,回答的有些似是而非,但实际上,机巧之处也就在这里,因为他看出了赵石对佛祖有着轻蔑之意。
但这样含义艰深的对话,他算是找错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