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3页(2 / 2)

到底会怎么改呢?是回到隋唐旧制,还是……

赵君玉有些好奇,但父亲既然不说,他也不敢深问,这到底牵涉到了朝廷大政,就算知道了,对他也没什么好处。

出了书房,径自去了后宅老师居处。

陈常寿这两年身体越发差了,已经很少在府外露面,大将军府的职责,也早已交卸,甚至于,在外府也少有能见到他的身影。

平日里除了看书,其实就见见孙文通,李博文几个,谈谈诗文之类的东西,一年当中,大部分的时光,都在休养。

赵君玉来的时候,陈常寿正抱着火炉,身上盖着皮裘,在屋中静读,屋中书案之后,一个半大小子,在伏安练笔。

韩氏也在屋内,手里拿着针线,织着绣品,时不时抬头看看父子两个,眼角眉梢都带着温柔之意。

静悄悄的,却是一屋子的幸福味道……

赵君玉不算外人,直入内室,丫鬟跟进来,给他脱去外氅,赵君玉又给师傅师娘请安问好。

韩氏赶紧吩咐下人,给他准备些热汤,暖暖身子。

半大小子眯缝着眼睛凑过来,甜甜的叫着大哥,赵君玉拍拍他的脑袋,顺手塞过去一个小玩意,半大小子立即眉开眼笑。

屋子内一下就热闹了起来。

陈常寿放下书,摆手叫赵君玉坐下,笑着便问:“今天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府中的事情应该挺多的吧?还是学问上有难题?不要着急,还有多半年的时日呢……”

赵君玉苦笑,等屋子内静下来,才把刚才父亲所言跟老师说了。

不得不说,赵石和儿子的关系,远不如儿子跟陈常寿那么亲近,不然的话,这会儿赵君玉绝对不会出现在陈常寿面前。

陈常寿听了,只稍一沉吟,便笑着道:“既然国公这么说了,自然有国公的道理,你让为师说什么?”

“可是……明年大考,学生已经准备了好久,不考上一考,总觉得不安心,学生也知道,父亲从不会无的放矢,但……就算改,又能改成什么样子呢?若学生中第,就是正途出身,若顺父亲安排,学生……”

说到底,他还是存着不甘心,却又不敢跟父亲顶嘴,所以便到老师这里来讨主意了。

陈常寿摇头失笑,“你呀……你应该好好想想,你父亲这么多年,可有强着你做过什么?”

赵君玉讪讪摇头,其实,这也正是他多有心结的地方,之前父亲常年在外征战也就罢了,如今留在京师,他却也见不到父亲几面,就算见了面,也说不上几句话。

这些年来,他觉得吧,父亲对自家子女,实在疏少关注,不独是他,就算是弟弟妹妹,也是如此。

当然,这也让他心底最深处有着些平衡,但也少不了怨念。

其实,为人子女者,多数都是这么个样子,管的太少,不乐意,管的太多,同样不会高兴,要不怎么说呢,父子乃是前世的冤家对头,就是这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