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滇国的末期,来自北方汉帝国的压力越来越大,国事日非,天心已去,汉武帝向滇王索要上古神物雮尘珠,国内为此产生了激烈的分歧。
献王带了真正的雮尘珠从滇国中脱离出来,远涉至滇西的崇山峻岭之中,滇王只得以一枚“影珠”进献给汉武帝。
看到这里,鹧鸪哨有些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颤声道:“果然在这,我搬山一脉找了千百年的雮尘珠,果然在这里。”
老洋人与花灵脸上也露出了难掩的喜意,终于找到了,搬山一脉的使命,终于要在他们手中完成。
镇陵谱接下来记述道,雮尘珠是地母所化的凤凰胆,自商周时代起,就被认为可以通过这件神器,修炼成仙,有脱胎换骨之效。
不过这些机密始终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几乎所有的君主都梦想能够成仙得道,长生不死,永葆万年江山,所以都竭尽全力去破解雮尘珠的秘密。
秦末之时,这件神物流落到了滇南,献王就是因为舍不得这雮尘珠,所以才离国而去,准备到山里找个地方修炼成仙,而献王墓的位置,就选在了一处风水术士眼中的神仙洞府。
献王墓前后总共修建了二十七年,修建的人力始终维持在十万左右,几乎是倾国之力,除了奴隶还有许多当地的夷人。
鹧鸪哨三人看到这,都不禁咋舌,老洋人惊叹道:“合着献王这辈子没干别的,把全部的精力都花在修造他的陵墓上了。”
老爷子轻抚颌下白须,不屑的道:“这些邪魔外道,不知修持己身,悟得真我,只想着投机取巧,又怎么可能修炼成仙?到头来终究不过是一场虚妄罢了。”
陈放欧华民等人纷纷配合的做出一副受教的模样,缓缓点头,见儿孙们这么给面子,老爷子也不由暗暗高兴。
镇陵谱上除了对献王墓修建经过的记录,还有就是关于陪陵的状况。
除了殉葬坑,真正的陪陵只有一位主祭司,在献王入敛之后,从深谷中找来两株能改风水格局的榕树,先将镇陵谱埋入地下,榕树植到其上,然后捉来以人俑饲养的巨蟒。
这种蟒在镇陵谱中被描绘成了青龙,极其凶猛残暴,是遮龙山一带才有的猛兽。
当巨蟒吃够了人俑之后,就会昏睡过去,这时候再动手活剥了蟒皮,和大祭司一起装进棺中,蟒肉人体,加上桐木棺底,与这株老树就会逐渐长为一体,得以长久的维持肉身不腐不烂。
由于那口玉棺破损了,这里的风水格局一破,压制在地下几千年的地气得以宣泄,地脉产生变化,这才把埋在树下的镇陵谱拱了出来。
第871章 再次到达,血战将启
看完镇陵谱正面,众人又转到背面观看,镇陵谱背面,是整面的浮雕,一座穷天下之庄严的壮丽宫殿,悬浮在天空的霓虹云霞之上。
镇陵谱的浮雕中,最高处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月城、角楼、内城、瘗碑、阙台、神墙、碑亭、祭殿、灵台等建筑一应俱全。
后边的山川都是远景,宫殿下没有山丘基石,而是数道霞光虹影,凌空步烟,四周有飞龙缠护,显出一派超凡脱俗的神仙楼阁风采。
再下边,表现的是玄宫下的神道,神道两边山岭绵延,高耸的山峰森森然危危然,衬托得空中楼阁更加威严,这条神道就是那条名为虫谷的溪谷了。
鹧鸪哨难以置信的道:“欧兄,你们曾进过献王墓,里面当真是这般景象?”
欧阳飞失笑的摇了摇头,道:“这镇陵谱上所雕刻的建筑,倒确实是存在的,我们三个亲眼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