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页(2 / 2)

南烨这么一说百姓更加佩服。他们之中有些人也曾见过张白骑在屋中倒水,也都奇怪过他为何这么做,可就是没人同神像长出一事联系在一起。随南烨而来的弟子们见老师破解了这位张道长的法术更是欣喜若狂,觉得自己真没跟错人。这科学大道果然是无上大道。

张白骑听见周围众人都在夸南烨厉害,赌气道:“法师虽破了我这降神之术,可还有辟谷之术未提。我这辟谷降神之术,法师若只破一半,可不能算赢。”

南烨微笑道:“这辟谷之术说来也简单,张公子可愿把手中念珠借我一观?”

张白骑一听南烨提起念珠顿时垮下脸来道:“不必了!这次法师又是怎么识破的呢?”

众人都没听懂这二人打的什么哑谜,只知道这位张道长似乎又认输了。于是都等着南烨下文。

南烨道:“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二个科学道理,万物因果循环有生有灭,任何物质都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亡。比如我们吃到肚子里的饭菜,总有一天必然变成屎溺排出体外。”

百姓们听南烨前半句还是个至理名言,怎么后半句的例子如此不堪。有几个腐儒一听屎溺二字,甚至捂起了鼻子,似乎只听到这二字都臭不可闻一般。

南烨见百姓如此并不生气,可见自己几位世家弟子也是如此便有些不悦道:“诸位可能觉得我这个例子不堪入耳,可我正要告诉大家,科学大道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庄子不是也说过道在屎溺嘛!”

第087章 张白骑斗法破擂 戏志才睡觉拜师(7)

南烨所说的道在屎溺是一个典故,出自《庄子?知北游》。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

翻译过来就是:东郭子向庄子请教:“所谓道,究竟存在于什么地方呢?”庄子说:“道无所不在。”东郭子说:“必定得指出具体存在的地方才可以吧。”庄子说:“在蝼蚁之中。”东郭子说:“怎么处在这样低下卑微的地方?”庄子说:“在杂草之中。”东郭子说:“怎么越发低下了呢?”庄子说:“在砖瓦之中。”东郭子说:“怎么越来越低下呢?”庄子说:“在大小便。”东郭子无语了。

那些世家子弟都是读过书的,当然知道这个典故,听南烨训斥全都面露愧色。百姓们不知此典故便互相询问,才知道古之圣贤也不已屎溺二字为耻,凡是大道皆无所不在,顿时便觉得南烨法师道法高深,不愧是西方大道圣人,和古时庄圣人有一拼。只是不知这万物循环之理与张道长的辟谷之术有何关系。

蔡琰、戏志才今日也都来看南烨破解这位张公子的法术。这二人听到屎溺二字倒是没什么反应,可是当他们听南烨说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句话时均是眼睛一亮,都没想到平日满口白话和新鲜词的南烨竟然能说出如此有文采又有哲理的话来。

南烨也没想到《红楼梦》里的一副对联将身边两个智力值最高的人震住了。接着说道:“诸位莫要以为便溺恶心,要解这辟谷之术,便要从这五谷轮回说起。既然吃喝就要便溺,那不吃不喝就该无便无溺。张公子辟谷只喝不吃,就该有溺无便才对。

可每日清扫之人却发现了虎子中偶有便溺之物,其量少、色黑、隐隐有药味。这就说明张公子并未真的辟谷,而是还在进食,只是食量甚小罢了。

张公子辟谷之前我曾经搜过其身,并未发现他携带丹丸药剂,只是隐约嗅到他身上有些药香。现在想来甚为可笑,张公子的丹药就一直持在手中,我等却视而不见。”

听到这里,一些反应快的人也想通了其中关窍,蔡琰便在一旁问南烨道:“法师是说张公子手中的念珠其实便是丹药做成?”

南烨点点头道:“正是如此。大家没发现这串念珠比前些天短了不少吗?想必都被张公子吃进肚子里了。”

若是南烨不说,众人还真没有注意此事。此时听南烨一说,再仔细去看,果然那串长长的念珠比初时短了不少。剩下的这段念珠估计够张道长再辟谷七日的。有了这个发现百姓们就议论开了。

“切~俺还以为这辟谷降神之法有多神奇,原来都是骗人的。”

“就是,我早看出这张公子就是个骗子,哪是西方大道圣人南烨法师的对手。”

“你得了吧!前两天是谁天天在此跪拜神像祈求天降横财来的?”

“大哥,您就行行好,别揭我的短儿了成不?再说您好像也和我一起跪拜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