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韦与周仓的路子差不多,皆是以力取胜。这二人最常用的战术便是双戟上场一阵乱披风,对手若是没变肉泥,再比招式如何。赵云又与他们相反,一条龙胆亮银枪使出来巧妙无双,往往是以枪招取胜,而非硬拼力气。
六人之中若论精通各种兵器的就数张辽,他平时和吕布一样使用长戟,不过长枪、长矛、长刀、长戈到了他手中一样顺手。这是因为张辽常年跟随吕布习武切磋,算是吕布半个徒弟。吕布的戟法鬼哭神嚎就是可以适用于各类长兵器,所以张辽精通各类武器并不稀奇。
赵云在众人间年纪最小,听着几位前辈在席间传授心得两眼直放光。这些日子他可是与不少高手过了招,先是遇到了大师兄张绣对练了一套百鸟朝凤枪,然后又与吕布切磋,让他知道了人上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这些日子赵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该如何战胜吕布、典韦这样招式又精力量又大的武将,又该如何战胜张绣那样熟知自己招式的武将?
思考数日的赵云不得其解,今日听众人议论武道,似乎心中略有所悟,可是又好像怎么也抓不住。于是赵云干脆借此机会起身行礼道:“法师,各位将军,云有一事不明想当面请教,望诸君直言相告。”
众人见赵云说的郑重都停止了议论,南烨道:“子龙想问何事?这里皆不是外人,直言便是,何谈请教?”
赵云道:“云想问诸君,若是遇到与自己武艺相当,力量又强于自己的对手该如何与之交锋?或者说诸位可有办法战胜吕将军?”
吕布已经是众人公认的武艺第一,赵云如此一问便将众人全问住了,他们自己还想知道该如何战胜吕布呢。
高顺道:“唯有拼死一战而已!”
典韦道:“俺与元福合力可胜!”
史阿道:“奉先无马无戟便可胜之!”
张辽细想了片刻摇头道:“难矣!难矣!”
南烨一听众人所答已经完全超出了讨论武艺的范畴,典韦连群殴的招都想出来了,显然不是赵云所要的答案。赵云的脸上也现出失望的神色。南烨心中盘算,赵云的枪法、剑法都出师了,也到了自创成名绝技七探盘蛇枪的时候。可惜自己也不知道这套枪法到底是何等模样,无法帮上赵云。不过对于赵云的疑问南烨倒是有些心得。
正理了一下心中思路南烨说道:“子龙想战胜奉先勇气可嘉,值得赞赏!不过这问题却问错了。常言道:以巧破千斤,一力降十会。这是一个辩证的关系,讲的是力量不足可以通过巧妙的招式弥补,而招式不足同样可以凭借力量弥补。若招式、力量皆不如对手还想取胜,岂不是痴人说梦?”
第296章 南烨井中得玉玺 吕布反叛获赤兔(16)
赵云等人可是从没听说过什么“以巧破千斤,一力降十会。”也不知道南烨法师这是从哪里听来的“常言”。不过在座六将皆是高手,一听就能明白其中道理,纷纷点头称是。
史阿兴奋的道:“法师所言极是!不知法师可有取胜之法?”
南烨道:“不以招式胜之,便以力量胜之,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只是人与人条件不同,力量差距有时难以弥补,而招式则不受个人条件所限。子龙若要有所进境还是该从招式入手才对。”
赵云闻言顿时有一种拨开迷雾见青天的感觉。他与张绣那一战两人招式一样,自己力气占着便宜,便觉得游刃有余,不正是南烨法师所说的以力胜之。而吕布的武艺招式不逊于张绣,且力量更强,若想胜之恐怕还真要另出绝招才成。
刚有了从招式上突破的想法,赵云马上又犯了难。这招式套路皆是传承有序,不知经过多少年千锤百炼才形成一套武艺,又岂是说创就能创出来的?要想别开生面另创一门武功哪儿有那么容易?
赵云觉得南烨既然提出从招式入手,说不定会有什么想法,便请教道:“法师说从招式入手,可云愚钝,脑中浮现的皆是师父所授之武艺,一时并未想到新招。还请法师指点一二,如何才能以巧破千斤?”
正可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典韦、史阿也都想打赢吕布,听赵云问起也都竖起了耳朵,张辽、高顺自然也想听听南烨法师对于武道有何高论。
南烨没练过武艺,可是他看过武侠小说能忽悠啊。于是想了想道:“我不会武艺,谈不上指点,不过我倒是听人说过这以巧破千斤又叫四两拨千斤,是种借力打力的手法。就好比洪飞用拳来打我,我要硬碰硬的打回去对拳肯定吃亏,若我反其道而行之,不向前冲反向后拉,洪飞之力就能为我所用,说不定还会被我拉倒……”南烨一边说着一边还起身与典韦假意对练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