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功宴罢,诸侯分麾下寨,每日到关前挑战。董卓见诸侯人马众多,头号大将吕布又败,根本不敢出关,只命关上严防死守,高悬免战牌。
袁绍一连挑战数日不见关上动静便再次聚集诸侯商议对策。孔融道:“董贼多活一日天下都不得太平。如今吕布兵败,正是关上士气低落之时,我等合兵一处,人马数十万,只要一齐攻打,此关可破矣!”
南烨一听孔融这话便暗自摇头,在场诸侯各怀心思,怎可能齐心攻关?数十万人马攻关总要有先有后,不可能一拥而上。谁先谁后便是个大问题。先攻关者损失惨重也不一定能攻破虎牢关,后攻关者则可能坐收渔利,诸侯谁又愿意无私先行?便是南烨自己都不愿意强攻关隘城池,折损麾下人马,更别说私心更重的其他诸侯了。
袁绍见诸侯都不吭气,就知此计不成。他身为盟主表面上可以号令诸侯,决定攻城顺序,可是实际操作起来却有很大难度,派谁先上都不合适。若派南烨、曹操这样的强势诸侯,说不定人家怕拍屁股走人,根本不鸟自己这盟主。若是派王匡、乔瑁这样的小诸侯,其他诸侯肯定会认为自己持强凌弱毫无风度。可是要让袁绍自己身先士卒领兵攻城,他也不情愿。
孔融见无人应和自己面色不悦回了座位。他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建安七子”之首。论文采绝对没话说,可是要说察言观色却不在行。而且其人脾气耿直,眼里装不进沙子,是个适合做学问却不适合做官的主儿。他想不明白为何众人分明是来讨贼,可眼见贼人就在关上却都面露迟疑。
曹操有奸雄之资,在场若论揣摩人心,无人能出其右。他见众人沉默不语,怎能不知端倪,便道:“文举之言虽有道理,可是雄关难克,董卓还有十万人马在关上,就算士气低落强攻也难免损兵折将。依我之见还是多造云梯、冲车,器械齐备再行攻关。”
众人闻听此言纷纷点头赞同,袁绍便命众人四散回营准备。至于诸侯是真的准备器械,还是不思进取在营中饮酒作乐他就不管了。如此一来,各营气氛便都有些松懈,唯独南烨、张燕等人营中却加紧了训练,似乎是在准备一场大战。
诸侯在算计虎牢关里的董卓,董卓也在算计虎牢关外的诸侯。李儒见诸侯松懈不思奋进,便知道关下诸侯心并不齐,他又探听到之前袁术断了孙坚粮草,与孙坚有间隙,便想出了一个挑拨离间之计。
这一日孙坚营中有人来报:“关上有一将,乘马来营寨中,要见将军。”
古时交兵见仗讲究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个规矩一直被沿用到了现代,因为战争中的使节比平时更加重要。使臣带来的很可能是停战投降的消息,若是轻易杀害定有大麻烦。孙坚一听是关上来人不敢怠慢,忙让士卒请进帐中。
孙坚没等多久,便见士卒引领一人进帐。此人长得腰圆背阔,方面、狮鼻、阔口,一副络腮胡须,很是英武。孙坚问道:“你是何人?到我营中又有何事?”
那人答道:“我乃丞相麾下李傕,见将军有要事相告,还请屏退左右。”要知李傕有何要事,请看下回分解。
第330章 焚金阙董卓迁都 救百姓南烨得利(1)
孙坚闻听李傕有要事相商便命帐中士卒退下,只留四亲将在侧。李傕见时机已到,便对孙坚道:“各路诸侯被丞相所敬者惟有将军而已。今日特命傕来与将军结亲。丞相有一女可比西施、王嫱,欲配将军之子。此事若成,丞相当为将军请封三公之位,将军以为如何?”
李傕此言一出,孙坚当时大怒,叱道:“董卓逆天无道,荼毒皇室,我恨不能夷其九族以谢天下,又怎会与逆贼结亲?两军交锋不斩来使,今日我不杀你,你且速速回去,早早献关!倘若迟误,定让你粉身碎骨!”
见孙坚发怒,李傕不敢再劝,抱头鼠窜而去。回见董卓道:“回禀主公,那孙坚不识好歹,非但不答应婚事,反而破口大骂丞相逆贼,着实可恶至极。”
董卓闻言大怒,问李儒道:“文优这离间之计不成又待如何?除了那孙坚还有何人可以拉拢?”
李儒摇头道:“袁绍、曹操、南烨等人皆是一党,一直与主公作对。韩馥、王匡等人皆是主公提拔却不思回报聚集作乱,也不是高官厚禄可以拉拢。孔融、陶谦心存汉室,不会为主公所用。所剩者为孙坚、公孙瓒等人,如今孙坚不纳主公之女,公孙瓒麾下又与奉先结仇,离间之计难矣。”
董卓道:“此计不成又当如何?诸侯势众,如今又在关下大造器械,一旦军器齐备大肆攻关,我等如何是好?”
李儒虽知诸侯不可能齐心攻关,只要严防关隘便可高枕无忧。可是一见身为主帅的董卓都面露惧色,可想而知麾下士卒的士气又低落到了何种程度。就这种士气而言,二十三路诸侯中只要有几路能够齐心攻关,这虎牢关旦夕可破。李儒最怕的就是南烨、曹操等人纠集几路诸侯不顾个人得失强行攻关,那可就全完了。
想了一阵,李儒最终不敢冒险守关,又见董卓心生惧意,不想死守关隘。于是便对董卓道:“奉先将军新败,兵无战心。不若引兵回洛阳,迁都于长安,以应童谣。”
董卓知道虎牢关后便是洛阳,守虎牢与守洛阳相差不远。他心怀惧意本就想逃,不论是虎牢关还是洛阳城都不想守。正在发愁无路可逃,没想到还有迁都长安这条路。于是大喜问道:“文优所言是何童谣?”
李儒道:“近日洛阳街市童谣道: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臣思此言‘西头一个汉’,应验汉高祖旺于西都长安,传一十二帝。‘东头一个汉’,是指光武帝旺于东都洛阳,到如今亦传一十二帝。天运轮转,十二乃是地支之数,洛阳传一十二帝气数已尽,丞相迁回长安,方可无虞。”
董卓一听自己逃命竟然还能对应天时,大喜道:“若非文优所言,我尚不能领悟其意。既然如此,我等这便回洛阳商议迁都之事。”
当夜,董卓便令吕布、李儒、李傕、郭汜等人回归洛阳,只留赵岑、李肃与半数士卒守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