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页(1 / 2)

此时有士卒匆忙来报道:“启禀太守,适才我等在帐旁发现一井。本想就近取水,不料水桶不沉于井水之中。取火照之,井内似乎有人藏身。我等呼唤却不闻回声,还请太守定夺。”

孙坚正睡不着觉,听闻有这等奇事也不害怕,只感到有些好奇。便亲自领四亲将与一队士卒来到井旁,此时井边已有不少士卒围观,并且纷纷议论井中为何物?

士卒见孙坚到了忙让开一条通路,孙坚命士卒点起火把下井打捞。没想到竟无一人敢于下井,不少士卒皆言井中隐约传出腐尸臭气,恐有不祥之物。

孙坚除了有些迷信南烨之外并不信鬼神之说,就算信也只信那句:“神鬼怕恶人!”他见士卒畏惧不敢下井,便要亲自下井打捞。

四亲将见孙坚要自己下去哪里肯依?祖茂道:“主公还是让我下井。法师说我有血光之灾都不曾身死,可见我命硬,还是让我下井一探究竟。”

孙坚点了点头,命人将数根绳索系于祖茂腰间,亲自在井上拖拽。祖茂下井片刻,便捞起一具妇人尸首。此尸为宫人装束,面孔已然被水泡烂,无法辨别样貌。在其颈上有一锦囊,颇为醒目。

井上围观士卒见只是一具寻常尸体都松了口气。他们在战场上出生入死见惯了尸体,并不十分畏惧,纷纷凑上前来观看,猜测着妇人投井的原因。

孙坚一眼就看到了那只锦囊,打开一看,内有一朱红小匣,木匣之中有一玉玺。此玺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纽,傍缺一角,以黄金镶之。上有篆文八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传国玉玺历来是皇家至宝,寻常人可不认识。而且皇帝行文用玺另有六方玉玺,从不用传国玺。孙坚取出玉玺问四将道:“此印为何人所用?因何在此?”

当时皇帝所用称玺,臣民所用称印,孙坚不识玉玺而称印并不稀奇。程普道:“恭喜主公,此乃传国玺也!”

孙坚闻言大惊道:“你是如何得知?”

程普道:“书中有载,此玺乃是始皇所制,李斯篆此八字于其上。王莽篡逆,孝元皇太后将玺打王寻、苏献,崩其一角以金镶之,传位至今。近闻十常侍作乱,劫少帝出北邙,回宫失此宝。今天授主公,他日必为九五至尊。此处不可久留,宜速回江东,别图大事。”

程普能认出传国玺也是偶然看书中提到,并非亲眼见过,自然也就认不出这是一方精心伪造的假玺。孙坚出兵讨董本就是为了扬名捞好处,如今得传国玺当真大喜过望,便道:“德谋所言正合我意,明日便当托疾辞归。”

祖茂忽然道:“主公不可!”

孙坚奇道:“因何不可?”

祖茂道:“主公可是忘了法师所言四字?”

孙坚与另外三将听祖茂一提方才想起南烨临行送了孙坚四字道:“匹夫无罪。”

黄盖喃喃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莫非法师所指乃是此玺?”

韩当打了个冷颤道:“法师能知今日之事可谓神仙中人矣!难道此玉玺会给主公招来什么祸事?”

孙坚得了玉玺便以为天命所归,哪里还畏惧祸事?便说道:“法师先知,必是提醒我等不要泄露此事,以免招来灾祸。如今我等有备,可谓无患矣!”言罢密令周围军士万勿泄露。

第341章 匿玉玺孙坚背约 访蛮疆南烨寻蛊(2)

孙坚得了玉玺自以为天命所归,又联想到董卓乱国,正该有英雄顺势而起取代汉室江山。他想来想去,这英雄人物正该应在自己身上,当天夜里抱着玉玺睡了一宿。

就在孙坚做美梦的时候,有一个刚才井边的围观士卒偷偷出来营帐,连夜奔科学城而去。原来此人乃是袁绍同乡,并无什么出众才华,在孙坚麾下仅为一小卒。他知道玉玺事大,可为进身之阶,便来报知盟主袁绍索要封赏。

袁绍得了消息重赏此人,暗留于军中。次日一早,孙坚来向袁绍和城中诸侯告辞道:“坚身染小疾,欲归长沙,特来与诸公作别。”

袁绍闻言笑道:“我知文台所患何症,如何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