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周瑜说完孙权大喜,命周瑜带重礼聘请。鲁肃见了周瑜攀谈一番,便被周瑜说服,同周瑜来见孙权。孙权甚敬鲁肃,与之谈论天下大势终日不倦。
一日孙权留鲁肃共饮,二人皆醉,同榻抵足而卧。半夜醒来孙权借着酒意未去,大胆问鲁肃道:“如今汉室倾危,四方纷扰。我承父兄余业,欲效仿齐桓公、晋文公称霸于天下,君何以教我?”
鲁肃见孙权直言不讳说出心声便道:“昔日汉高祖欲尊义帝,却被项羽所害,故而高祖称帝。今曹操可比项羽,主公可比高祖,何必效仿齐桓公、晋文公?我以为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速除。当今之计,主公唯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争。可乘北方多战之际剿除黄祖,进伐刘表,据守长江,再攻刘璋占巴蜀之地。如此二分天下,然后建号帝王北伐曹操,此高祖之业。”
孙权闻言大喜,拱手称谢,不过稍后又皱眉问道:“子敬之意公瑾可知?交州又当如何?”
鲁肃道:“公瑾与我皆是此意!光华法师仁义,不善攻城略地。待主公尽得扬州、荆州、益州之地,恐怕法师依然偏安交州。那时主公可劝其归顺,若其从之便加以善待,若其不从主公也不必惧之。”
孙权也觉得以三州之地可敌南烨,次日厚赐鲁肃。鲁肃又劝孙权勿通袁绍,且顺曹操,稳固江东基业。孙权从之,命张纮为使上书朝廷,诉说孙策遇刺身亡之事。
曹操当时正与袁绍陈兵官渡,就算想趁孙策新亡,江东人心不稳之际南下也是分身乏术。只好封孙权为将军,兼领会稽太守,承认他继承孙策之位,以安其心。
孙权得了朝廷任命,名正言顺治理江东,又有周瑜、鲁肃、张昭、张纮等文武辅佐,很快稳定了局势,威震江东。曹操也因此没了后顾之忧,可以全力与袁绍一较高下,最终获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当南烨得知孙策遇刺,孙权继位的消息时人已经到了荆州。他能有惊无险的穿过曹操地盘还多亏了华佗。一路之上华佗一边赶路,一边沿途为百姓治病,南烨、廖化都成了华佗的助手。
开始廖化还嫌华佗一路治病耽搁行程,可是他很快便发现了华佗的好处。只要有华佗在,一路关卡便畅通无阻,若遇守军盘问,那些被华佗救治的百姓自然会站出来证明三人是游方医者。
南烨一路之上也被华佗的医术所震撼。因为华佗治病的方法不只局限于针灸、草药,还有按摩、推拿等等疗法,最让南烨吃惊的是华佗还会心理疗法。
一日三人路过东郡,郡守胸闷气短,呼吸不畅,医药罔效。郡守之子找遍城中医者都看过,却没有一个人能治,听说有云游医者到此,便来请华佗一试。
华佗看过郡守之后,叫来其子道:“吴太守是旧伤复发,心肺间有淤血所致。若用常法恐难清除,我有一法可行,只是还需家人相助。”
吴公子问过许多医者都说没治,如今华佗可治,自然开心,便点头道:“全凭袁神医安排。”
化名袁化的华佗便将治病的方法说了出来,站在华佗身后的南烨和廖化都听得一愣一愣的,吴公子就更是疑惑道:“袁神医此法能成?”
华佗点头道:“此法既不开刀也不用药还十分有效,成与不成一试便知。”
吴公子想了想,华佗这法子一文钱都不用花,肯定不是为了骗钱,于是咬牙点头道:“那好,我便助神医试上一试。只要能医好父亲,便是有人说我不孝,我也认了。”
第610章 碧眼儿坐领江东 南光华访贤荆州(3)
吴太守躺在床上喘着粗气,呼吸的声音就像一只破风箱。自从他一病不起,家里已然请来了不少医者,也给他灌了不少苦口药汤,可是全不见效。今日儿子又请来三个游方医者,看过之后既不说病情,也不开药方,拉着儿子转身便出去了。吴太守见状难免有些心凉,看来自己这病是没救了。
就在吴太守脑子里想着要留下什么遗言的时候。只见那三个医者又和儿子一起回到屋里,只听那年纪最长的袁医者道:“你爹的病情我已然看过,他这是心狭气窄之症。我看你爹平时一定是个小肚鸡肠斤斤计较之人,才会得此症。向他这种人平日肯定为了一点小利便会盘剥百姓,最招人恨。那些医者恐怕不是不能医,而是不肯医,诚心想看此恶官病死。”
吴太守闻言当时就怒了,他虽不敢说自己有多大度,可是也没到为了蝇头小利盘剥百姓的份上。当时强撑着身子坐起手指华佗道:“你……你胡说什么?滚!给我滚!”
吴公子急忙过来扶住父亲道:“父亲息怒!这位袁神医所言或有不实之处,可也算指出病症所在,显然比别的医者强些。父亲不妨让他一试,若不能治好再定其罪。”
吴太守虽然生气,可是他被病痛折磨了月余,实在不想受这个罪,只好强压怒气道:“好!好!你说旁人不肯医,便是你能医了?”
华佗狂傲道:“那是自然!他们不医是怕医好了你祸害本地百姓。我一个游方之人,才不管你是善是恶,只要你出得起金银,哪怕你是十恶不赦的匪盗,我也肯医。”
吴太守越听越气,他认为眼前这袁医者且不论医术如何,这医德是差到家了。可还是忍住怒气问道:“你要多少金银才肯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