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页(1 / 2)

庞统笑道:“这也容易!国师可试探一番,假若韦康真心愿降,定不会拒绝国师之意。”说罢便将试探之法告知南烨。

南烨闻言点头道:“如此甚好!”说完便解除了尹奉的控制。

“次曾睁眼吧!”尹奉也不知南烨问了自己什么,好像自己刚闭上眼睛就听南烨让自己睁眼,于是便张开双目有些疑惑的望向南烨。

南烨对尹奉笑道:“韦刺史诚心归顺,我心甚慰。我欲东门受降,怎奈连日征战城门千疮百孔。次曾且回城告知刺史,我愿先停战遣人修缮城墙城门,将巨石搬离,以示和好之意,而后东门入城。”

尹奉已然诚心归顺,对于南烨所言并无异议,便受命回城告知韦康。韦康亦是真心投降并无其他心思,便让南烨随意行事。于是南烨开始调兵遣将入东门,搬开城墙内外的巨石,又寻工匠修葺城门、城墙。如此一来冀城东门就算落入南烨之手,贾诩、庞统由此判断韦康并无计策,南烨自然放下心来。

冀城之内杨阜府中,姜叙、梁宽、赵衢、赵昂四人正与杨阜密议。只听杨阜道:“南烨诡诈多疑,他有南、北、西三个好门不走偏走东门,是想借机先得东门,令城中失了屏障。巨石运回则是打算战端再起继续攻城。如今南烨计策已成,我等该当如何?”

姜叙皱眉道:“南烨入城已成定局,我等只好假意降之,再作商议。”

梁宽道:“常闻南烨有妙法识人之术,我等诈降万一露出破绽,岂不是羊入虎口自投网罗?”

赵昂道:“我以为韦康献城而降正是我等良机。南烨若有识人之术,韦康真降,南烨必然不防。我等可各领本部伏兵与街巷,待南烨无备入城四面攻之,只要擒杀南烨,此战胜矣。”

赵衢道:“伟章之计甚妙!南烨一死其军必乱,定然以为韦康诈降。那时韦康百口难辩,只能与南烨复战。我等以有备战无备,交州军又失首脑,此战胜矣。那时我等不但有擒杀南烨之功,还可将韦康投降一事上报朝廷,韦康必被罢免,西凉尽归我等。”

都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几人一番商议还真想出一条妙计。各自回去准备,就等南烨入城受降。

数日之后城东清理完毕,南烨顺势派兵接管东门,心中再无疑虑便领兵马入城。韦康大开城门,引众将官出迎数里拜见南烨。一见南烨韦康便是一惊,倒不是南烨长相如何奇特,主要是南烨这坐骑太奇葩了。

身披朱漆铁甲的白象就如一头血色兽神威风凛凛,看的韦康与众将胆战心惊。大象在南方常见,在北方可没有,在曹冲称象之前就连曹操都没见过大象,更别说韦康等人了。于是一个个拜倒在象前,将南烨当成了神仙下凡,不敢仰望。

南烨骑白象受降正是为了震慑韦康,让他见识自己的实力好真心投降。当南烨见到韦康出迎便开始施放技能,测试其心意如何。

将星录:韦康,字元将,京兆尹人。韦端之子、韦诞之兄,是荀彧向曹操推举的人物之一。孔融曾在书信中赞誉他“雅度弘毅,伟世之器”。其父为凉州刺史,后受召担任太仆,由韦康代父担任凉州刺史,深受百姓爱戴。马超来袭时,韦康在冀城周旋抵抗多时,被围八个多月后援军不至,决心与马超讲和。开城出降后被马超所杀。

第752章 曹丕继位封三王 南烨出兵入西凉(15)

南烨看过韦康将星录后便知此人并非死忠曹操之人,再加上控人技能施放无碍,南烨便不再怀疑有诈,跟随韦康一道入城。典韦等将领众亲卫护在南烨左右。

冀城百姓对于南烨的到来并不抵触。一是因为西凉原是马腾之地,被曹操统治不久,南烨是马腾女婿,马超是马腾之子,二人同回西凉百姓并不认为是外人侵略。二是因为南烨威名远播,攻城时并未伤及百姓无辜,还扑灭了城外大火,这让城中百姓对南烨又多了一层好感。

百姓得知南烨骑象入城,纷纷赶来观望。当众人看到白象之时都不由指指点点议论不停。有的说白象是神仙赐予光华国师的祥瑞仙兽,也有人说白象是光华国师降服的妖孽异兽,总而言之白象不是凡物,南烨国师也非常人。个别见多识广之人认出大象想与众人解释,反而被围观百姓鄙视一番,甚至为此争执起来。

冀城是西凉最后一道防线,冀城一破,南烨等于兵不血刃得了西凉,这让南烨无比开心,骑在白象之上向四周百姓频频挥手致意。百姓见南烨国师朝自己挥手,也都停下争执议论向南烨还礼,更有不少女子脸红心跳,渴望找一个能与南烨国师比肩的如意郎君。

大队人马一路向刺史府前行。眼看再过一条小路便到府衙,突然街边一人高声呼叫道:“国师小心!房上有伏兵!”

南烨闻声一惊,刚要找寻何人喊话,便见道路两侧的房屋之上茅草掀起,上百名曹兵从草中现身,手持弓弩对准南烨便射。一时间箭如飞蝗,破风之声从四面响起。

身在白象之上的南烨位置最高也最显眼,几乎与道路两边房顶齐平。典韦、周仓等将骑在马上根本护不住南烨,此时见伏兵突起,众人吓的脸都绿了,根本救援不及。

众将难以救援,南烨却有自救之法。四轮车本就是黄月英给南烨打造的战车,有着极强的防御能力,改造成象舆之后防御水平更上层楼,厚木之外包裹铁甲就如同一座碉堡炮楼。南烨一蹲身便将自己藏在象舆之中,弩箭“叮叮当当~”一阵乱响,全都钉在了象舆之上。还有一些射偏的弩箭直奔白象,却根本无法射透白象身上的铁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