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袭道:“主公后队人马将至,便是计策也不打紧。”
吕蒙回头一望,果然孙权兵马已到。原来就在他们收集船只渡河的时候,孙权的中队已经到了河边。见了孙权的人马,吕蒙也有了底气,跟随董袭去追曹彰,只留少量人马助孙权渡河。
董袭、吕蒙追着曹彰到了颍川以北,忽闻战鼓声响,左边夏侯尚引一军杀来,右边牛金一军杀来,曹彰引兵回身杀来。这三人合兵有十万之众,董袭、吕蒙的前队不过三万,如何匹敌的过?当时便被杀的大败。
吕蒙、董袭奋力死战,这才杀出一条血路往河边逃去。还未到河边,便见孙权引兵而来。原来孙权渡河之后听前军得胜,便催兵而行前来接应,哪里想得到片刻工夫前军已败?
董袭见了孙权便高呼道:“主公快走!”
孙权闻言大惊,待他想要回兵,前队败军已然冲进中队军阵,士卒一片混乱。曹彰三将见机不可失,率领曹军直冲孙权帅旗。孙权忙命身边凌操、陈武、宋谦三将上前交战,只留小将凌统身边护卫。
曹彰与凌操战在一处,陈武对上了牛金,宋谦对上了夏侯尚。若单论武艺,除了曹彰对凌操占上风外,其余两个曹将都不是吴将对手。可是曹军比吴军多啊!主将不是对手,可以召唤士卒帮忙群殴,如此一来三名吴将哪儿能抵挡?
凌操在乱军之中与曹彰交战不到十合,便有一曹兵用长矛来刺凌操。曹彰趁着凌操抵挡长矛,挥手一戟将凌操砍于马下。与此同时宋谦也被夏侯尚领兵围殴致死,唯有陈武仗着武艺高强,从乱军中逃了出来。
东吴三将虽没能抵挡曹兵,却为孙权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孙权趁着三将交锋之时与凌统跑到了河边,此时他身边还剩三百余骑。
就在孙权松了口气,想要寻船渡河的时候。曹彰引着两千余骑从后追来,口中大叫:“孙权哪里逃!”
凌统见曹军来势如山倒,大呼道:“寻船不及,主公速渡小桥!”说罢翻身与曹彰死战,要为父亲凌操报仇。
孙权此时已然慌了神,根本忘了桥梁已断之事,策马朝着一小桥奔去。待他纵马上桥,才发现桥中已被拆断,并无一片木板。这下可把孙权惊得手足无措。
就在孙权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刚才战败的陈武浑身浴血也杀到桥前,对孙权大呼道:“主公可令马退后,再放马向前,跳过桥去。”
孙权闻计大喜。原来由于时间匆忙,这小桥曹兵只拆了中间一段丈余距离,前后桥身还有木板,普通战马未必跳的过去,可是孙权的宝马快航却没问题。就见孙权收回马来有三丈余远,然后纵马加鞭,快航纵身一跳飞过桥南。陈武紧随其后也跳过桥去。
帮孙权抵挡追兵的凌统年纪、武艺与曹彰都不分上下,曹彰见猎心喜,并不许士卒围杀凌统,而是与凌统斗将单挑。若是放在平时,凌统确实有与曹彰大战一百回合的实力,可是今日他为父报仇心切,还牵挂着孙权安危,周围又全是曹兵难免紧张,这就令凌统心态不佳,有些发挥失常。
曹彰、凌统交战到了三十余回合,凌统便落了下风。此时凌统望见孙权已然跃马过河,去了一块心病。他自知此次难以杀曹彰报父仇,便趁着还有体力虚晃一枪,拨马就走,身中数枪才杀出重围。曹彰岂能让凌统逃了,领兵随后追来。
凌统杀到桥边,见桥梁已断,曹彰又紧追不舍,暗道一声:“我命休矣!”便在此时,董袭、吕蒙引败兵到,救下凌统沿河而走。三人且战且逃,身后东吴士卒越来越少,凌统护卫孙权那三百余骑早已全部阵亡。眼看三人就被曹兵围上,只见河中船来,孙权在舟上相迎。
原来孙权纵马过河之后行了不远,便见蒋钦、周泰引后队人马而来。于是孙权急忙催促后队向前接应。蒋钦、周泰这才快马加鞭来到河岸,与孙权一起来接凌统等人。
董袭、吕蒙、凌统三人见到船来毫不犹豫纵马一跃,不过他们可不是想跳上船去,只听“噗通~噗通~”落水之声,三人全部连人带马掉入河中。
曹彰在后面见三人跳河就是一愣,更奇怪的是三将身后残兵也纷纷跳河。过了片刻曹彰才明白过来,只见三将领着残兵泅水上了孙权小舟。原来东吴将士皆通水性,虽无法顶盔掼甲游过河去,不过只游一段距离到船上还是没问题的。
夏侯尚、牛金此时也赶了上来,见孙权要乘船而逃,便命士卒放箭。不过此时孙权已然离岸退远,箭雨只杀死了一些没来得及上船的东吴败兵。
曹彰见孙权从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跑了,心中着实难受。便对官职最高的夏侯尚道:“吴兵所剩已然不多,我等追杀过河,定能擒住孙权。”
夏侯尚确实也心有不甘,不过河上桥梁皆断,船只又都在南岸,如何追的上去?便对曹彰道:“我等无船,不能渡河,这便回城复命吧。便是未擒孙权,此战也是大胜,殿下当居首功!”
曹彰还不甘心道:“莫非我等不可寻船而渡?”
夏侯尚解释道:“待我等寻来船只,孙权已然在对岸列好阵势。吴军半渡而击,我等必败。何况南烨、刘备兵马将到,若在此耽搁反而失了许昌,是因小失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