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页(1 / 2)

蒯越命士卒端过一碗醒酒汤递给曹彰道:“今日张飞大醉,正可夜袭敌营。”

曹彰也正有此意,一是军营中的酒所剩不多,无法支持他再拼一次酒了。而且就算酒够多,曹彰也不愿再与张飞拼酒了,这滋味实在是太难受了。

张飞回营之后和曹彰一样将满肚子的酒水控了出去,而后传令士卒分为左中右三路人马,对应山上曹军三营。只看中军喊杀声起,便各自进兵。别看张飞平时给人一种无谋莽夫的印象,可一旦用智,就算是诸葛亮都难提防,这就如同老实人撒谎更不容易被拆穿一样。曹彰、蒯越轻视张飞的下场,就是让张飞将计就计,布下了埋伏。

当天晚上月明星稀,算不上是个偷营的好时机。不过曹彰本就没想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因为两军距离实在太近了。就像张飞上山曹彰必然发现一样,曹军下山张飞的士卒肯定也会发现。这种距离隐藏没有任何意义,曹彰要做的就是用最快的速度领兵杀下山去,趁着张飞酒醉指挥失调,一举擒杀张飞,攻破山下大营。

随着曹彰一声令下,山上三寨人马齐出,曹彰为中路,左右寨为援军,只留少量兵马与蒯越守寨。

曹彰引军一马当先,乘着月色微明,直冲张飞中军。蒯越在山上的兵马虽少,可也没闲着,见曹彰杀入敌营,便在山头擂鼓助战。

隆隆的战鼓声,刺激着曹彰的神经,让他热血沸腾。血与火的战场让曹彰想起了儿时的梦想,效仿卫青、霍去病,率领十万人马驰骋沙场,建功立业,正是曹彰所愿。兴奋中的曹彰并没注意到张飞营中格外寂静,周围营帐竟然没有士卒出战迎敌。不过就算曹彰注意到了,恐怕也不会放在心上,定会以为敌军来不及反应,还在梦中。

曹彰此时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了中军帅帐,在漆黑一片的营房中,大明灯烛的帅帐实在太容易辨认了。曹彰片刻工夫便策马来到帐外,只见一个魁梧的影子倒影在营帐上,似乎手中还端着酒碗,分明是张飞正在饮酒。

“莫非这黑厮还未喝够?果然海量!”曹彰脑中闪过一个念头,可是紧接着又想道:“坏了!张飞尚未醉倒,我怎是其敌手?”第二个念头刚过,第三个念头便产生了“不对!张飞若是未醉定然要出兵迎敌,此时营中毫无准备,定是这厮刚被吵醒口中干渴正在喝水。其酒量也不过如此。”

曹彰几个念头纷纷闪现其实也只在一瞬之间,此时已经马踏联营,曹彰再想什么都晚了。不论他心中欲进欲退,战马已然冲破了张飞帅帐。见到张飞端坐不动,曹彰也来不及再想其他,骤马到了张飞面前,一画戟刺倒在地。

“不好!中计了!”曹彰虽然年轻,杀的人可不少,没有一千也有八百。画戟入肉是什么感觉,曹彰再清楚不过了。他刺的“张飞”轻飘飘一碰就倒,也没有一点鲜血流出,显然是一个草人。

曹彰自知中计,勒马急回,刚出帐外,便听营外鼓响。一将当先,拦住去路,睁圆环眼,声如巨雷,正是张飞。

张飞见了曹彰咧嘴一笑,挺矛跃马直取曹彰。曹彰暗暗叫苦,勉强挥舞画戟抵挡。若论力气曹彰与张飞相差不远,那日曹彰一合而败,主要是因为张飞借着马力,本就力气稍弱的曹彰硬拼一计自然吃亏。今日曹彰吸取教训,与张飞缠斗,凭着不错的武艺竟然坚持了三十余合,但也就到此为止了,毕竟论起武艺曹彰也与张飞差着一个档次。

第834章 孙曹合兵破刘备 南烨应约讨孙权(5)

曹彰在张飞面前苦苦支撑三十余合,本是盼着左右两寨兵马来救。可他不知道张飞也分了兵马敌住二寨。曹彰不见救兵,单挑又落下风,只得败退而走。

张飞军马四面围住营寨,岂能让曹彰轻易逃走?曹彰左冲右突无法出营,张飞又在身后追着绞杀曹军士卒。眼看身后士卒越来越少,曹彰心急如焚。便在此时,张飞营寨东北角处人马大乱,原来是蒯越弃了营盘领兵杀了下来。

蒯越留守的少量人马要战胜张飞不可能,在张飞的包围圈背后制造一些混乱还没问题。曹彰趁此机会,领兵往东北而走,这才与蒯越合兵一处突出重围。

张飞大获全胜,一面追击曹彰,一面分兵夺了山上营寨。曹彰、蒯越领着残兵一路奔走,张飞在后一路收复失地,很快便将曹兵赶出了乐平郡。

北汉军马追到界口,张飞暗自寻思:曹兵过境抢粮,如今大败而归,岂能轻易放过?虽无兄长出兵攻曹的军令,可至少也抢他一遭,捞回本钱才是。想到此处张飞便领兵过境继续追击曹军。

张飞过境之后本想劫掠些粮草便回,可是常山郡正值荒年,乡亭小县皆无余粮,张飞便开始攻掠大城。

曹彰、蒯越的军马折损多半,根本无力阻止张飞过境,只得退入常山郡城死守,又遣人给曹丕、司马懿送信求援。这下张飞和曹彰的攻势完全逆转,变成了曹彰守城,张飞攻城。

司马懿早就料到曹彰不是张飞对手,毕竟张飞不论武艺还是作战经验都比曹彰厉害许多,何况曹兵数量也不如张飞麾下人马。接到曹彰的求援书信,司马懿不急反笑道:“我计成矣!”说罢便写了一封书信,命曹彰、蒯越死守城池。

曹纯见司马懿不遣兵马去救,不由担忧道:“都督若不发兵,常山岂不危矣?”

司马懿笑道:“莫非子和不知围魏救赵之计?”